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物理

八年级物理基础训练答案,人教版物理基础训练答案

  • 物理
  • 2025-07-28

八年级物理基础训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估测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一名中学生站在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5×104Pa B、教室内的大气压约为1.01×105Pa C、我们所使用的物理教科书从课桌掉在地上,重力做功约为200J D、一个鸡蛋受到的重力大约是0.5N。2、自行车是人常用的交通工具: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那么,八年级物理基础训练答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基础训练物理八年级电子版

一、选择题(1—7小题为单项选择题;8—10小题为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导线把开关、电灯等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B.电源是电路中供电的装置

C.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电源

D.用手电筒时,电流方向是由电池的负极经灯泡流向正极

2.如图1所示电路接通后发现A1的示数比A2的示数大一些,下列原因不可能的是()

图1图2

A.因为电流从正极流到负极越来越小

B.可能A1表和A2表都不准确

C.可能是两电表所用的量程不同

D.可能是电路未接通之前,某电流表的指针不在零刻线处

3.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灯L1 和L2 并联,电流表测L1、L2的电流之和

B.只闭合S1和S2时,灯L2短路,电流表测通过L1的电流

C.开关S1、S2、S3都闭合时,形成了短路,L1和L2将烧坏

D.只闭合S2和S3时,电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通过L1的电流

4.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S1和S2均闭合时,电路短路

B.S1和S2均断开时,L1、L2、L3串联

C.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只有L3工作

D.S2闭合,S1断开时,电路中只有L1工作

图3 图4

5.如图4,若开关闭合后,灯L1、L2均不亮,小华同学用电流表检查电路故障,当她将电流表接在L1两端时,两灯都不亮,将导线连接在灯L2两端时,L1亮而L2不亮.由此可以判断()

A.L1短路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D.灯L2断路

6.教室里有六盏日光灯,每两盏日光灯由一只开关同时控制,则连接时要()

A.每两盏灯并联为一组,再分别与一只开关串联

B.每两盏灯串联为一组,然后三组并联

C.每三盏灯并联为一组,再与开关串联

D.这些灯都与开关并联

7.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液体都是导体

B.非金属物质一定是绝缘体

C.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导体

D.导体导电都是靠电子

8.有甲、乙两个不带电的验电器,现将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甲接触后,发现验电器甲上的金属箔张开,另取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则()

A.自由电子由甲到乙 B.自由电子由乙到甲

C.电流方向由甲到乙 D.电流方向由乙到甲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导体内自由电荷存在,就能形成电流

B.在闭合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就必须有电源

C.在串联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开路,其余用电器均不能工作

D.在并联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被短路其余用电器仍可照常工作

10.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导体中电流的方向相反

B.通过导体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电流就一定越大

C.横截面积越大的导体,通过的电流就越大

D.电流的方向就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二、填空题

11.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只有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后,才可用于纺线。

人教版360训练法答案

第一节:1,6月份用电98KW.h,电费=98*0.5=49元,7月份用电150KW.h电费=150*0.5=75元。2.15度*0.5元/度=7.5元。3. 若一年为52周,则电费=52*7.5=390元。4.不开长眠灯,做到人走灯灭,采用节能型电器。

第二节:1.220V/36V=6.11(个)即大约串联6个小灯泡。2.记者在介绍节能时忽略了用电器的工作时间,而片面的强调了用电器的电功率。1.I=P/U=1W/220V=0.0045A

2.P=W/t=1KW.h/25h=0.04kw=40w 3.U=P/I =100W/(454*0.001A)=220V

4.R=U/I=U2/P=(220*220)V/800W=60.5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24页14和15题答案:

14.(1)4V(2)R1=U1:I1=6V:0.4A=15ΩR2=U2:I2=4V:0.4A=10Ω(3)R1+R2=15Ω+10Ω=20Ω

15.(1)I2=I-I1=0.8A-0.3A=0.5A (2)R1=U:I1=12V:0.3A=40ΩR2=U:I2=12V:0.5A=24Ω(3)R=U:I=12V:0.8A=15Ω

人教版物理基础训练答案

【答案】: 同步练习

(一)基础训练闯关

1、1.4;0 ~ 5;0.2;不能

2、D

3、C

4、D

5、(1)不正确。

(2)提示:将激光笔固定在桌面上,打开激光笔的开关,观察激光笔在墙面上的光点位置。用力按压桌面可以发现墙面上光点的位置会发生改变。这一现象表明,桌予受到压力而发生微小形变。

(二)能力提高

1、20N;20N;20N;20N

2、B

3、提示:

(1)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弹簧的伸长跟拉力的关系图象。从图象可以看出,用该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 ~ 3.5 N。因为超过它,就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2)可以根据数据绘制图象,根据图象,读取弹簧长度为25.5 cm处对应的拉力值为1.75 N。

4、提示:小红的做法要求缓慢拉动,在断裂的瞬间读数,测量的精确程度受测力计的分度值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而采用小明的做法,测量的精确程度主要受悬吊的细棉线根数影响,根数越多,测量结果越精确。

八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

由于篇幅限制,我无法直接提供人教版初二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所有习题的详细答案,但我可以根据一般经验和知识框架,给出部分典型习题的答案示例以及解答思路。同时,我会插入一些相关的图片以辅助说明(注意,这些图片仅为示意,并非直接对应具体习题)。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典型习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答案示例: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例如,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则测量结果应估读到0.1mm。

运动的快慢

答案示例: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公式为v = s/t。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

图片示例:(此图示意刻度尺的使用,非直接习题答案)

第二章 声现象

典型习题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答案示例: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特性

答案示例: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和听者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物理基础训练电子版人教版

物理补充习题八年级下册的答案

第一章摩擦力

1.滑动摩擦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是小于压力,并使用润滑油

3.滑动摩擦力小于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最大

4.滚动轴承使用滚珠以减小摩擦力

5.气垫船等利用很小的摩擦力实现移动

6.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A

14-16略

第二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力的作用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空气和草之间的作用力

3.力的作用点、方向和作用效果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5.重力和支持力,地球对桌面的支持力

6.答案D

7.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D

13.一个巴掌无法产生力的作用,因为没有另一个物体的相互作用

14.航天员在舱内活动时必须借助船舱的作用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航天员对船舱产生力,可能改变飞船的运动状态

15.本章练习

1.相互作用力,足球受到力的作用

2.马和车之间的受力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拉力,伸长,量程

4.正比关系,9.8mg,9.8N/kg

5.物体的形变和弹性势能,运动状态的变化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D

16.(1)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与压力和表面粗糙度有关

(2)滑动摩擦力大,与压力有关

(3)摩擦力大,与粗糙度有关

17.(1)2N,B,水平向右

(2)2N,A,水平向左

(3)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结论需大量实验验证

18.(提示: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是否比滑动摩擦力大?)

19.6cm

20.6kg,60N

以上就是八年级物理基础训练答案的全部内容,一、选择题(1—7小题为单项选择题;8—10小题为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导线把开关、电灯等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B.电源是电路中供电的装置 C.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电源 D.用手电筒时,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