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采样?(1)撞击法(二级或者六级微生物采样器) (2)自然沉降法(暴露5min) 采样:梅花布点,高度:1.2~1.5m;离墙:1m。 二、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 (一)细菌总数 1、生理盐水的制法:将氯化钠(8.5g)溶解于蒸馏水(1000mL)中,分装到试管内,每管10mL,121℃高压灭菌20min。 2、采样:棉拭子湿润生理盐水,在茶具内、那么,微生物采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样品的采集方案包括以下要求:
一、采样用品
- 使用灭菌探子、铲子、匙、采样器、试管、吸管、广口瓶、剪子、开罐器等工具进行采样。
二、样品的采集
- 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食品的卫生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加工批号、原料来源、种类、地区、季节、加工方法、运输、保藏条件、销售环节以及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和卫生认识水平等。
- 每批样品应在容器的不同部位采集,定型包装食品不少于250克,散装食品采集250克。
- 采样必须在无菌操作下进行。根据样品种类,采取完整的未开封样品。对于大块样品,使用无菌采样器取样;固体粉末样品边取边混合;液体样品通过振摇混匀;冷冻食品保持冷冻状态,非冷冻食品在1℃~5℃中保存。
三、采样标签
- 采样前后应贴上标签,标记品名、来源、数量、采样地点、采样人及采样时间等信息。
四、送检
- 样品应尽快送检。如需长途运输,保持1℃~5℃环境(如冰壶)。如需保持冷冻状态,使用泡沫塑料隔热箱(内有干冰维持0℃以下)。填写详细的申请单以便检验人员参考。
五、检验
- 微生物检验室接收样品后立即登记、填写实验序号,并按检验要求进行处理。各检验室应备有专用冰箱存放样品。阳性样品保存3天(特殊情况适当延长),进口食品阳性样品保存6个月。
进行手的微生物监测采样时,通常首先需要准备无菌棉签。棉签需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其表面无任何微生物残留。接着,用无菌棉签在被采样的手上轻轻擦拭,以获取手部表面的微生物样本。采样过程中,要确保棉签与手部的接触面尽可能覆盖到所有可能携带微生物的区域,包括指缝和手背等。
采样完成后,将棉签轻轻涂抹到已经灭菌好的固体培养皿上。涂抹时要均匀分布,确保棉签上的微生物能够均匀分散在培养皿表面,以便后续观察和分析。为了便于后续的记录和分析,需要在培养皿上做好相应的标记,标注采样时间、地点、采样人等信息。
具体的采样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参考相关的生物试验书籍或文献资料。这些书籍通常会详细介绍微生物采样和培养的方法,包括培养皿的选择、灭菌方法、采样工具的准备等。
进行手部微生物采样时,需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在采样前,应确保所有操作工具和培养皿都已彻底灭菌。采样过程中,操作人员也应佩戴无菌手套,避免自身微生物污染样本。采样结束后,应将所有使用过的物品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微生物采样完成后,将培养皿置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观察并记录微生物生长情况。通过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手部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一、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细菌总数
(营养琼脂,121℃高压灭菌20min,培养时间37℃,48h)
1.两种方法
(1)撞击法(二级或者六级微生物采样器)
(2)自然沉降法(暴露5min)
采样:梅花布点,高度:1.2~1.5m;离墙:1m。
二、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
(一)细菌总数
1、生理盐水的制法:将氯化钠(8.5g)溶解于蒸馏水(1000mL)中,分装到试管内,每管10mL,121℃高压灭菌20min。
2、采样:棉拭子湿润生理盐水,在茶具内、外缘涂抹50cm2,即口唇接触处一圈(1~1.5cm),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手接触处,将棉拭子放入10mL生理盐水中,4h内送检。
3、检验程序:
检样→各1mL加入两块灭菌平皿(若污染严重,可十倍递增稀释)→37℃,48h培养→菌落计数→报告
4、单位:cfu/cm2。
(二)大肠菌群
1、培养基: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双料的,每管10mL,115℃高压灭菌15min)
2、检测方法:发酵法(具体内容课本11页)
3、检样(测定细菌总数余下的样品)
4、革兰氏染色过程:(阳性菌显紫色,阴性菌显红色)
(1)初染:1min,水洗;
(2)碘染:1min,水洗;
(3)脱色:30s,水洗;
(4)复染:1min,水洗,待干,镜检。
微生物棉签擦拭法的限度和注意事项:
1、采样面积有限:棉签的擦拭面积通常较小,因此采样时只能覆盖一小块区域。如果需要全面了解微生物污染情况,可能需要采用其他方法。
2、采样深度受限:棉签的长度有限,因此无法采集深层微生物污染。对于深层样本采集,可能需要使用其他工具或方法。
3、干燥样本限制:棉签擦拭采集的样本通常是干燥的,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利于某些微生物的生存和分析。对于某些特定的微生物或分析要求,可能需要采用其他采样方法。
4、样本交叉污染:使用同一根棉签采集不同位置的样本时,可能存在样本交叉污染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使用多个棉签进行采样,或者在每个采样点前使用消毒方法。
不同环境的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因环境特性而异。首先,需要明确环境分类,包括洁净手术部(I类环境)、非洁净手术部(II类环境)、普通住院病区(III类环境)及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IV类环境)。
在I类环境中,空气微生物采样应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使用特定的采样设备,确保采样过程中不会引入新的污染源。采样地点通常选择在手术室内,使用空气采样器在无菌环境中进行采样。采样前需进行消毒,采样后需立即送检,以确保样本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对于II类环境,微生物采样需考虑环境的潜在污染源。在非洁净手术部、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等区域,采样时应选择通风良好的位置,避免采样地点附近有污染物。使用适当的采样设备,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采样。采样后应尽快送检,并注意样本的保存条件,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在III类环境中,如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等,微生物采样的重点在于监测环境的清洁度。采样时应选择人员活动频繁的区域,使用合适的采样方法和设备,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采样。采样后应根据环境类别和要求,选择相应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以评估环境的卫生状况。
IV类环境,如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等,微生物采样的目的是监测日常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污染源。
以上就是微生物采样的全部内容,不同环境的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因环境特性而异。首先,需要明确环境分类,包括洁净手术部(I类环境)、非洁净手术部(II类环境)、普通住院病区(III类环境)及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IV类环境)。在I类环境中,空气微生物采样应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使用特定的采样设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