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生物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之,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停顿

  • 生物
  • 2025-06-25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之?这句话出自《逍遥游》,“之”是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让句子做定语,也就是取消句子野马、尘埃、生物之以息的独立性。这句话的意思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那么,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的而

是近指代词,有”这“的意思。

出自庄子的《逍遥游》。翻译:(蜩与学鸠)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文章介绍:《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扩展资料

”之“的其它用法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生物栖息

《逍遥游》一词多义:

1、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或这。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它。

2、其: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代词,它的。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表揣测语气,大概。

3、以: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凭借。

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4、息:

去以六月息。风。

以息相吹。气息。

贱息舒祺。子女。

偃旗息鼓。停止。

苏武气绝,半日复息。呼吸。

5、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名望。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名词,名义。

名之者谁。动词,命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说明。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动词,命名。

隳名城,杀豪杰。形容词,著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形容词,出名。

名列前茅志。名词,名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名词,志向。

6、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载。

博闻强志。动词,记住。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翻译

《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中“之”的意义是这,用法是近指代词。

《逍遥游》

作者:战国 庄周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

生物之以息的之什么意思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语出庄子《逍遥游》,全句翻译为:都是因为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其它重点字词翻译:生物:大自然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气息。之:助词,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独立性。

(参考资料:全国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 《逍遥游》,人民教育出版社)

生命之以息相吹也的之

《逍遥游》

一. 虚词

1. 之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2)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3)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而莫之天阏者(代词,它)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8)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些)

(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代词,他,指宋荣子)

(10)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代词,他,指彭祖)

2. 而

(1)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

(3)决起而飞(连词,表修饰)

(4)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就)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

(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连词,表转折)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表转折)

(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连词,表转折)

3. 则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连词,就)

(2)时则不至(连词,或者)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那么)

4.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 以

(1)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3)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6. 且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而且)

(2)彼且恶乎待哉(连词,还)

(3)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7. 于

(1)彼其于世(介词,对于)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8. 其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

(2)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3)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指水)

以上就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之的全部内容,假设我们忽略“之”,那么这句话翻译就是: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其实“气息”也就是风的意思。“之”在句中是没有实际意思的,那么从结构来分析,生物当然是主语,以息相吹是动词短语,在句中作谓语,按照主谓宾这样的结构,主语和谓语之间是不能有其他成分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