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酸的定义?1、酸:阳离子全是氢离子,一般化学式前面就只有H,有机物H在后面 比如盐酸(HCl),阳离子为氢离子,阴离子为氯离子,不含其他阳离子,所以为酸;再比如醋酸(CH3COOH),醋酸部分电离,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所以是酸。2、碱:阴离子全是OH-,后面都是氢氧根 比如氢氧化钠(NaOH),其阳离子为钠离子,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所以是碱。3、盐:阳离子是金属或铵根,那么,化学中酸的定义?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酸在化学中狭义的定义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由阿伦尼乌斯提出,此理论即为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广义定义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物质。
这类物质大部分易溶于水中,少部分,如:硅酸,难溶于水。酸的水溶液一般可导电,其导电性质与其在水中电离度有关。部分酸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不导电;部分酸在水中离解为正负离子,可导电。
扩展资料:
除了透过计算pH值来衡量不同酸的强度外,透过观察以下的性质也可以判别出不同类别的酸的强度:
1、电负性:在同一元素周期下其共轭碱的负电性愈高,它的酸度就愈高。
2、原子半径:原子半径增加,其酸度也会增加。以氢氯酸及氢碘酸为例,两者均是强酸,在水中均会电离出100%的相应离子。但是氢碘酸的酸度比氢氯酸要强,这是因为碘的原子半径远大于氯的原子半径。带有负电荷的碘阴离子拥有较离散的电子云,因此与质子(H+)的吸力较弱。
3、电荷:电离后的物质愈带有正电荷,就愈高酸度。因此中性离子较阴离子容易放出质子,阳离子也比起其他分子均具有更高酸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
盐酸HCl
碳酸H2CO3
硫酸H2SO4
亚硫酸H2SO3
硝酸HNO3
醋酸CH3COOH
磷酸H3PO4
化学上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盐酸、硫酸等。
高中化学中酸的分类一般按照在溶液中阳离子电离的能力强弱,分为强酸、弱酸。强酸一般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如硫酸;弱酸一般在溶液中不完全电离,如盐酸。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与碱相对。酸碱质子理论涉及的酸概念:酸碱离子理论是阿累尼乌其斯(Arrhenius)根据他的电离学说提出来的。他认为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并且不产生其它阳离子的物质叫酸。盐酸(HCl)、 硫酸(H2SO4)、硝酸( HNO3 )、磷酸(H3PO4) 碳酸(H2CO3) 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酸根)虽然各不相同,但产生的阳离子(H+)却是相同的 , 因此它们在性质上有共同的地方,例如具有酸味(但有的酸却不酸,如胆汁酸有苦味,有些酸甚至有涩味),;能溶解许多金属;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等等,这些性质实际上就是H+的性质。
酸是一类化合物的统称,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酸在化学中狭义的定义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比如H2SO4是酸,而NaHSO4不是)。此定义称为-{zh-hk:阿瑞尼士;zh-cn:阿仑尼乌斯}-(S. Arrhenius)酸。这类物质大部分易溶于水中,少部分,如:硅酸,难溶于水.酸的水溶液一般可导电,其导电性质与其在水中电离度有关,部分酸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不导电;部分酸在水中离解为正负离子,可导电。
初中酸的定义:酸是一种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25℃时,其稀溶液的pH值小于7。
酸是一类化合物的统称 。酸在化学中狭义的定义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由阿伦尼乌斯提出,此理论即为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
广义定义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物质。这类物质大部分易溶于水中,少部分,如:硅酸,难溶于水。酸的水溶液一般可导电,其导电性质与其在水中电离度有关。部分酸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不导电;部分酸在水中离解为正负离子,可导电。较广义的定义,则认为反应中能提供质子的是酸,反之为碱,此定义称为布朗斯特(J. M. Bronsted)-劳里(T. M. Lowry)酸。此理论为酸碱质子理论。
Bronsted酸性是酸碱质子理论中的概念,代表某物质释放质子(H+)的能力。具体说来,某物质HA,放出H+后,变成A-,则其Bronsted酸性是反应 HA = H++ A-的平衡常数。该平衡常数越大,HA越容易释放质子,则其Bronsted酸性越强。
另外还有路易斯酸碱理论,由美国人路易斯(G. N. Lewis)提出。此理论定义酸为电子对的接受者,称为路易斯酸,范围更为广泛。
酸:定义为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称为酸。在无机物范围内,只要物质的分子式以H开头,就可以视为酸。常见的酸有:HCl(盐酸)、H2SO4(硫酸)、H3PO4(磷酸)、HClO(次氯酸)、HF(氢氟酸)、HCN(氢氰酸)、H2SO3(亚硫酸)、HClO4(高氯酸)、HNO3(硝酸)、HNO2(亚硝酸)。这些酸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分子式以H开头。
碱:定义为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的化合物称为碱。在无机物范围内,只要物质的分子式以OH结尾,就可以视为碱。常见的碱有:NaOH(氢氧化钠)、Al(OH)3(氢氧化铝)、Cu(OH)2(氢氧化铜)、KOH(氢氧化钾)、Mg(OH)2(氢氧化镁)、CsOH(氢氧化铯)。这些碱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分子式以OH结尾。
盐:定义为电离出的阳离子有金属离子(包括铵根NH4+),又有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常见的盐有:Na2CO3(碳酸钠)、NaCl(氯化钠)、Cu2(OH)2CO3(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虽然有OH-,但因为含有CO3 2-,所以它是盐,不是碱。
小测:请试着判断以下化合物的类别:
NH4NO3
NaHSO3
Ba(OH)2
HCNO
Au(OH)3
NaClO3
H3AsO4
答案:
NH4NO3(硝酸铵,盐)
NaHSO3(亚硫酸氢铵,盐)
Ba(OH)2(氢氧化钡,碱)
HCNO(氰酸,酸)
Au(OH)3(氢氧化金,碱)
NaClO3(氯酸钠,盐)
H3AsO4(砷酸,酸)
以上就是化学中酸的定义的全部内容,初中化学中的酸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以下是关于初中化学中酸的详细解释:定义:酸是一类化合物,在电离过程中,它们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常见类型:初中化学中常见的酸包括盐酸、硫酸、乙酸、亚硫酸、硝酸等。这些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因此具有酸的通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