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历史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来源和历史

  • 历史
  • 2025-04-01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其硬件庞大且复杂,软件也相对简单。这些初期的计算机以机械装置和真空管为基础,运算速度较慢,但为后续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1. 电子管时代:第一台商用计算机UNIVAC于这个时期诞生。那么,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你好,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助到你

1、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特征: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特征: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特征: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特征: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计算机的历史发展状况

1. 中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轮激差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

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I巨型机,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

1993年,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后成立北京市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这是国内首次以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和标准UNIX操作系统设计开发的并行计算机。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计算机发展历史简述

一、起始阶段

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受到国际技术封锁的影响,中国计算机产业起步艰难。早期的计算机研制工作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一些大学中。在这个阶段,主要工作是进行计算机的引进、消化和再创新。代表性的成果有研制出的第一台计算机——441-B型全晶体管计算机

二、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八十年代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国际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多,许多国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也在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力度,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计算机系统。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推动了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迅速扩展。

三、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阶段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计算机技术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为中国计算机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计算器发展史简介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现在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扩展资料

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现代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过程控制或人工智能等各种问题的方法,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的。

计算器的发展史

计算机的发展与历史简述

从计算机诞生至今,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

一、计算机的起源

计算机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其硬件庞大且复杂,软件也相对简单。这些初期的计算机以机械装置和真空管为基础,运算速度较慢,但为后续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1. 电子管时代:第一台商用计算机UNIVAC于这个时期诞生。计算机开始采用电子管作为核心部件,相比于初期的机械装置,运算速度大大提高。

2. 晶体管时代:随着晶体管的发明,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也得到提升。同时,软件技术开始快速发展,计算机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逐渐成熟。

3. 集成电路时代: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计算机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变得更加便携,功能也更加丰富。互联网的普及更是将计算机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计算机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以上就是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的全部内容,中国计算机发展历史简述 一、起始阶段 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受到国际技术封锁的影响,中国计算机产业起步艰难。早期的计算机研制工作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一些大学中。在这个阶段,主要工作是进行计算机的引进、消化和再创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