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分类 > 物理

山东大学物理,

  • 物理
  • 2025-03-02

山东大学物理?那么,山东大学物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成就和特色。

学院历史与发展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1年,最初设立格物学(物理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在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恢复成立并设物理系之后,物理系逐步发展壮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发展节点: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物理系成立,标志着山东大学物理学科的开端。

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物理系随之恢复。

2000年: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应运而生。

2016年:微电子学专业从物理学院分出,划归新成立的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

2017年: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部分力量搬迁至青岛校区,组建为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粒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学科支撑与建设

山东大学物理学科是国家原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单位之一,具有深厚的学术基础和鲜明的特色。目前,物理学院主要设置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和光学五个二级学科。其中,凝聚态物理和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理论物理和原子与分子物理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光学在特定的研究方向上有特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依托物理学科建设,山东大学物理学院与晶体材料研究所共同支撑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并独立建设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低维材料物理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以及山东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国际联合仿生实验室。

本科专业与人才培养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目前的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现设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和物理学(强基计划)3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应用物理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学院拥有国家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设有泰山学堂物理取向班,国家物理基地班;为了实施专业水平提升计划,物理学院与中科院高能研究所和理论研究所签约合作,将国家物理基地班冠名王淦昌班,进一步提升专业文化内涵,形成物理基础学科专业品牌影响力。

近期科研成果

近期,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在多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二维晶格物性研究:戴瑛教授团队在拓扑自旋霍尔效应的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新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Materials Horizons期刊上。

有机光电子学:有机光电子学团队在有机半导体光伏器件的光物理、电输运机制及器件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National Science Review、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

自旋电子学:自旋电子学团队通过调控RuO2/[Pt/Co/Pt]异质结中自旋流的自旋极化方向,实现了电流诱导的鲁棒性无外磁场磁化翻转,相关研究成果以Robust Magnetic-Field-Free Perpendicular Magnetization Flip发表。

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规模

在完善的本科生培养体系和高水平学科建设的支撑下,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本科专业一直保持着很高的认可度,生源数量稳步提升、质量优异。2020-2022年均在校生规模为560人。2020年度,物理学院各类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为603人,包括物理学专业473人,应用物理学专业99人,物理学专业(强基计划)30人。

以上就是山东大学物理的全部内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