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程序框图?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那么,高中数学程序框图?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程序框图”。高中数学中涉及输入输出的题型被称为“程序框图”或“算法流程图”,这种题型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于算法和程序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i称为循环变量,一般赋值为1,即i=1,但与所循环的内容有关,也可能赋值为0或其他。
s称为求和变量,如果循环所求为和,则赋值为0,如果循环所求为乘积,则赋值为1。
比如,求和 1+2+3+......+100,程序为
i=1
s=0
do while i<=100
s=s+i
enddo
print s
比如,求乘积1*2*3*......*100,程序为
i=1
s=1
do while i<=100
s=s*i
enddo
print s
流程图的范围更广一些,程序框图是流程图的一个子集。
程序框图是辅助程序员编写计算机程序的算法流程图,也是计算机程序执行的流程图。
程序框图有一定的书写标准,而一般流程图的书写则相对比较自由。
只要记住程序框图中的表达符号,结合三种程序结构,就可以写出正确的程序框图了。
程序框图中i通常是循环变量,通过对它的判断来终止循环过程,i的初始值通常依据题意而定,很多情况下初始值为0或1
而s通常表示和,初始值一般为0,通常根据题意列出关于s的表达式,就是对s赋值
高中数学必修3中的程序框图一直以来是考试中经常考查的一个内容。那么哪些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下面我给高中生带来数学必修3程序框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数学必修3程序框图知识点
程序框图的概念: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程序框图的构成: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实现不同算法功能的相对应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内必要的说明文字。
设计程序框图的步骤:
第一步,用自然语言表述算法步骤;
第二步,确定每一个算法步骤所包含的逻辑结构,并用相应的程序框图表示,得到该步骤的程序框图;
第三步,将所有步骤的程序框图用流程线连接起来,并加上终端框,得到表示整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画程序框图的规则:
(1)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程序框图中的程序框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几种重要的结构: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高中数学必修3语句知识点
输入语句:
在该程序中的第1行中的INPUT语句就是输入语句。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
以上就是高中数学程序框图的全部内容,(1)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程序框图中的程序框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4)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几种重要的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