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历史人物?192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刘桂英女士,后来选择在安徽怀宁和合肥定居。她是历史上中国远征军中唯一一位成功从野人山生还的女性,这一壮举使她在众多英勇的战士中显得尤为独特。那段发生在63年前的中印缅边境的悲壮历史,记录了中国远征军3万多名士兵在这片危机四伏的原始森林中付出的惨烈代价。那么,中国远征军历史人物?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韩绍功,热播电视剧《中国远征军》的主人公。由黄志忠饰演,是一位经历了大小各种战役的上校军官,远征军战斗英雄的代表人物。
远征军电视热映 部分史实被误读 部队不是一拨人 败军背后有隐情
寻找原型 200师没有韩绍功
军队溯源
此远征军非彼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片名源自缅甸和滇西与日军作战的中国军队统称,不过如果从当时中国军队的编制情况来看,该片却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参战部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英三国开始把中国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提上正式议程。不过,最初各方使用较多的说法为入缅军。1942年3月12日,中国远征军第一路长官司令部正式成立,“中国远征军”才成为我军的正式番号。
戴安澜将军的第200师,就隶属于远征军的主力,第5军。孙立人将军的新38师则在第66军麾下。
我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部队分别撤往印度和国内。撤往印度的部队后来改编为中国驻印军,在注入新的兵员后编成两个军。
驻印军是我军缅北反攻的主力,其中参加过第一次入缅作战的部队只有新38师和新22师,这两支部队在后来的缅北反攻中是我军的绝对主力,席卷缅北,势不可挡。
反攻缅北 其实是“驻印军”
电视剧主人公韩绍功所在的第200师在撤回国内后,归入重新组建起来的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指挥。
戴安澜,又名戴炳阳,原名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无为练溪乡旗杆戴村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将。黄埔系骨干将领。 200师少将师长,掩护远征军撤退,殒身缅北丛林,却有其事,牺牲后追授陆军中将!杜聿明 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将领。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1959年12月4日,获得特赦释放。1981年病逝于北京。 韩绍功史无此人!
韩绍功的原型:最接近者,莫过于李鸿将军!!无论是战功还是事迹。而历史真实的李鸿的战功远远超过了剧中的韩绍功。只是没有剧中那些艺术的戏剧化罢了。他在远征作战中获得了美国罗斯福总统授予的总统勋章。被喻为“东方的蒙哥马利”、“常胜将军”。缅甸八莫市区的中心马路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李鸿路”。命名那天,八莫市民公推代表100余人,向李鸿献上一柄缅刀。开创了以中国军人名字命名的新纪元;洗刷了近百多年来,只有外国列强以征服者的名字命名中国街道使中国蒙羞的耻辱!面对这些显赫的荣誉,已经毫无疑问,这是他实实在在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换来的。
李鸿,湖南人。1926年4月考取黄埔军校第五期。远征作战之初为38师114团团长。38师师长孙立人属66军军长郑洞国部。几月后,郑率军部入印,新成立新1军,38师便归属新1军,李鸿仍然为114团团长。后李鸿升为38师师长。回国后任过副军长、军长。88年病逝于台湾。
史料记载:1942年8月,新38师调往印度中部兰姆伽镇整训。10月,蒋介石把驻印部队改编为“中国驻印军”,由美国史迪威将军担任总指挥。李鸿仍任114团团长,并是38师的主力先锋团,在蓝姆伽接受整训,部队接受了全新的美式装备,进行了全套的美式训练。
没有,不过有原型
远征军编制表
(一)中国远征军第一路指挥系统表 (1942年3月至8月) 第一路司令长官 卫立煌(未到任) 罗卓英(继任) 第5军(军长) 杜聿明 第200师(师长) 戴安澜 新编第22师(师长) 廖耀湘 新编第96师(师长) 余韶 游击支队 黄翔 工兵团 李树正 装甲兵团 胡献群 炮兵团 朱茂臻 汽车兵团 洪世寿 骑兵团 林承熙 第6军(军长) 甘丽初 第49师(师长) 彭壁生 第93师(师长) 吕国铨 暂编第55师(师长) 陈勉吾 第66军(军长) 张轸 新编38师(师长) 孙立人 新编第28师(师长) 刘伯龙 新编第29师(师长) 马维骥 另司令长官部直辖36师(师长) 李志鹏 (二)中国远征军指挥系统表(1943年至1945年3月) 司令长官 陈诚 卫立煌(1943年冬继任) 副司令长官 黄琪翔 第十一集团军 总司令 宋希濂 副总司令 黄杰 第2军(军长) 王凌云 第9师(师长) 张金廷 新编第33师(师长) 杨宝 辎重团 段寿清 第6军(军长) 黄杰(史宏烈继任) 预备第2师(师长) 顾葆裕 新编第39师(师长) 洪行 辎重团 郑殿起 通讯营 冯行之 战车防御营 梁中介 第71军(军长) 钟彬 代军长-陈明仁 新编第28师(师长) 刘又军 第87师(师长) 张邵勋 第88师 (师长)胡家骥 辎重团 吴涛 另集团军直辖第36师(师长) 李志鹏 第200师(师长) 高吉人 第5军炮兵营 指挥官不详 第二十集团军 总司令 霍揆彰 副总司令 方天 第53军(军长) 周福成 (赵镇藩继任) 第116师(师长) 赵镇藩(刘润川继任) 第130师(师长) 张玉挺(王理寰继任) 辎重团 刘宝华 第54军(军长) 方天 阙汉骞1944年7月继任 第14师(师长) 龙天武 1944年4月转隶新六军第50师(师长) 潘裕昆 1944年4月转隶新六军 第198师(师长) 叶佩高 第36师 (师长) 李志鹏 1944转隶54军 工兵第2团 林松 通讯部队 指挥官不详 第8军 何绍周(军长) 李弥(副军长) 荣誉1师(师长) 汪波 第82师(师长) 王伯勋 第103师(师长) 熊绶春 另集团军直辖高炮第49团3营 第6军山炮营 辎重团 雷震波 第93师(师长) 吕国铨 炮兵部队指挥官 邵百昌 工兵部队指挥官 傅克军 通讯营 滇康缅特别游击区总指挥 郑坡 (三)中国远征军驻印指挥系统 (1942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 总指挥 史迪威 副总指挥 郑洞国 新编第1军(军长) 郑洞国(兼任,孙立人、潘裕昆先后继任) 新编第30师(师长) 胡素(唐守治继任) 新编第38师(师长) 孙立人(李鸿继任) 第50师(师长) 潘裕昆 新6军回国后转隶新1军 新编第6军(1944年8月攻克密支那后组建,军长) 廖耀湘 新编第22师(师长) 廖耀湘(李涛继任) 第14师(师长) 龙天武 第50师(师长) 潘裕昆 新6军回国后转隶新1军 直属部队战车指挥官 白朗上校 中美混合突击支队指挥官 黑格准将 第一支队队长(新编第38师第88团) 肯利生上校 第二支队队长 韩特上校 美军第5307混成旅(代号加拉哈特部队)指挥官 梅利尔准将 (四)飞虎队(1943年3月正式改编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指挥官 陈纳德少将
主要战役
1942年:
同古保卫战 仁安羌大捷 缅北大撤退
1944年第二次远征:
滇西缅北战役 光复腾冲 松山战役 龙陵战役 胡康河谷战役 孟拱河谷战役 密支那战役
重要将领及人物
杜聿明 - 1942年第一次远征军代总指挥(初期)兼第五军军长 罗卓英 - 1942年第一次远征军总指挥 戴安澜 - 第200师师长 廖耀湘 - 新22师师长,1944年任新六军军长 余韶 - 第96师师长 甘丽初 - 第6军军长 彭壁生 - 第49师师长 吕国铨 - 第93师师长 张轸 - 第66军军长 刘伯龙 - 第28师师长 马维骥 - 第29师师长 孙立人 - 新38师师长、1944年任新一军军长 史迪威 -(美国人)中缅印战区参谋长,1942年底至-1944年10任中国远征军总指挥 索尔登 -(美国人)1944年10月接任中国远征军总指挥 郑洞国 - 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 李鸿 - 1944年任新38师师长 唐守治 - 新30师师长 李涛 - 新22师师长 龙天武 - 第14师师长 潘裕昆 - 第50师师长 卫立煌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司令长官 黄琪翔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副司令长官 萧毅肃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参谋长 宋希濂 - 第11集团军总司令 黄杰 - 1943年任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4年9月接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 王凌云 - 第2军军长 钟彬 - 第71军军长 霍揆彰 - 第20集团军总司令 方天 - 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 何绍周 - 第8军军长 李弥 - 第8军副军长兼荣誉第一师师长 陈纳德 - 飞虎队指挥官,少将
殉国将领
远征军殉国军职以上将领 凌则民 陆军少将,第96师288团团长、腊戌警备副司令,1942年4月,缅甸满纳。
史宏烈将军的生涯始于中央训练团的将校官第一期和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二期的学习,这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24年春天,他抵达广州,加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积极参与了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
在早期的军旅生涯中,史宏烈将军历任国民革命军多个职务,包括第一军第一师的排长、连长和营长,以及第八师教导团的团附。他后来晋升为第六路军总指挥部特务团的上校团长,继而成为第八师的师长。1933年以后,他担任预备第二师和新编第十一师的师长,继续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史宏烈将军的军事地位进一步提升,他被任命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师长,随后又成为新编第六军副军长和第一兵团副司令官。他的军事才能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做出了贡献。
1946年,史宏烈将军担任华北“剿总”军法执行部主任,负责维护军纪和法律秩序。1948年9月,他晋升为陆军中将,成为军事领域的高级将领。然而,随着战局的变化,他于1949年1月随同李文、石觉等人离开北平返回南京,随后前往台湾继续其军事生涯。
1960年,史宏烈将军结束了军旅生涯,正式退役。然而,他的军事影响并未因退役而消减。
以上就是中国远征军历史人物的全部内容,抗日战争爆发后,史宏烈将军的军事地位进一步提升,他被任命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师长,随后又成为新编第六军副军长和第一兵团副司令官。他的军事才能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做出了贡献。1946年,史宏烈将军担任华北“剿总”军法执行部主任,负责维护军纪和法律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