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年龄划分标准?那么,我国年龄划分标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儿童心理学里,儿童的年龄段很长,从初生至十七八岁都属于儿童,而且根据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初生至1岁)、婴儿期(1至3岁)、学前期或幼儿期(3至6岁)、学龄初期(6至12岁),学龄中期或少年期(12至15岁)、学龄晚期或青年期(15至18岁)。
儿童文学里将儿童划分为五个年龄阶段: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少年期(12-15岁),少年后期(15-18岁)。
少年:17周岁以下。青年:18周岁至40周岁中年:40周岁至60周岁老年:60周岁以上这是按照过去的人均寿命简单划分,如果按照现在的人均寿命,可能中老年的年龄界限要重新界定。
标准为18-34岁为青年,35-59岁为中年。
这一年龄划分标准并不唯一,不同的组织对年龄划分标准不一。
在我国年龄段的划分如下
1、童年:0岁—6岁
(1)婴儿期0-3周月;(2)小儿期4周月—2.5岁;(3)幼儿期2.5岁后—6岁。
2、少年:7岁—17岁
(1)启蒙期7岁—10岁;(2)逆反期11岁—14岁;(3)成长期15岁—17岁。
3、青年:18岁—40岁
(1)青春期18—28岁;(2)成熟期29—40岁。
4、中年:41—65岁
(1)壮实期41—48岁;(2)稳健期49—55岁;(3)调整期56-65岁。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年龄分段标准为:
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联合国秘书处提出的年龄分段标准为:
青年为15-24岁。
中年共青团提出的年龄分段标准为:
14—28岁为青年,28岁以后为中年。
参考资料
92年出生者遇“中年危机”? 国内外划分标准不一.中国青年网[引用时间2017-12-24]
在我们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称谓。从孩童到少年,再由少年到青年、中年、老年,这些称谓贯穿了我们人的一生。
就我个人看来,青年和中年的年龄界定,可以以30岁为界线,也可以以35岁为界线。之所以认为这两个年龄段都可以,主要因为下面这些原因:
一、古人云“三十而立”“三十而立”是古人对于男子的一个界线,认为男子只要过了30岁以后,就应该成为了一个成熟的中年人,告别了幼稚、天真的年轻人行列。
直到今天我觉得“三十而立”,还是有着深刻的道理在其中。对于30岁之后的人,就需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30岁以后的男人,不仅仅要抚养自己的孩子,还需要开始赡养自己的父母。因为在这之后,父母的年龄,也一天比一天更大了。
加上男人在30岁以后,慢慢的身体也会开始“走下坡路”,体力和精力都大不如从前,所以说用30岁来区分中年人和青年人,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二、青春延长,35岁为分界点现在随着很多人结婚年龄的推迟,以及相应的退休年龄后延,使得我们对于年轻人和中年人的界线,也开始往后推延。
在我个人看来,现在有很多30岁的人,看起来心里的年龄并没有达到30岁,看着还和25岁的年轻人一样。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因为家里就他一个孩子,而父母将自己的孩子保护得太好了。使得这些30岁的人,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依然如同25岁的青年人一般。
所以综合上面的情况看来,我对于青年人和中年人的年龄界限,有两个答案。第一个是以30岁为界线,而第二个则以35岁为界线。
人口学一般将人口年龄划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它们之间的指标量度分别为:
年轻型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40%以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4%以下;
成年型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30%~40%,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4%~7%;
老年型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30%以下,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一个国家的老龄化率(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在7%~14%之间称为老龄化国家,若老龄化率超过14%就称为老龄国家。
联合国规定:发达国家65岁以上者,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者称为老年人(根据人均预期寿命而定)。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发表老年人口统计数字时,为了兼顾国内问题研究与国际统计数字相匹配的需要,以两种标准同时公布。
对老年期还可以再划分为三个阶段:
年轻老人(young old)指60岁或65~70岁的老人;
老老人(old old)指75~90岁的老人;
非常老的老人(very old)指90岁以上的老人。
我国划分老年期标准是:45~59岁为老年前期,60~89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
以上就是我国年龄划分标准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