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语文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优秀教案50篇

  • 语文
  • 2023-05-06
目录
  • 小学语文板块教学教案设计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精选100篇
  •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50篇
  • 小学语文优质教案模板
  • 小学语文资源共享教案设计

  • 小学语文板块教学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 学目 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教 时 第2教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上 午

    课前准备 执笔人 林中坤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

    二、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

    带风情。)(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②“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

    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浓浓”、“金灿灿”“软 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4)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三、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

    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1、自由读第卖闭3、4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板书:像孩童)

    投影: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研读:a 、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d、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凳闭(2)研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①投影: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学法:a、轻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b、指名说。(板书:像灯笼)C、指导朗读第2句。

    四、小结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题 2、三亚落日 教时数 3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枣配裂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

    内容: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畅所欲言

    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

    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习作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誊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4.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

    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教学增进学生的自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文章意思。鼓励学生自读自学课文,参考提示要求全面了解文章意思。向学生提出的要求,应主要是

    1)课文写的是谁?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

    2)要先一段一段地读认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再通读全篇。

    3)自学生字新词,认清字形,把读音读正确。

    二、检查自学。

    1、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

    2、组织交流学习收获,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感受,指导要围绕课文内容重点和文章中心思想。

    三、指导朗读。

    1、检查读书情况,讲说课文大意。

    2、鼓励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分段讲读课文。

    1、指名一段一段读课文。

    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重点写了他的什么事?

    2、注意课文里的新词语,仔细体会它们在句子里的意思。

    二、引导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1、什么事情引起了布斯的注意,使他产生了研制扫地机的念头?

    2、布斯在研制扫地机的教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3、布斯的母亲给予他哪些帮助?母亲的什么话启发了布斯?

    引导讨论:布斯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三、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2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

    布斯发现……

    母亲的话启发……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89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通过解决例1这个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等量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

    “练一练”依然是把一种物体分装在两种不同容器中的实际问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大盒和小盒的关系不是用分数表示,而是用差数表示。因此在依据题意将大盒替换成小盒或者将小盒替换成大盒后,原题中的数量关系就有了不同的变化。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体会画图、列表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一个大杯和几个小杯(大杯的容量正好是小杯的3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

    2、问:看出是什么故事了吗?

    3、问:曹冲用了什么巧妙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教师引导说出“替换”并板书。)

    4、谈话:曹冲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数学难题,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曹冲称象的故事,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他们了解替换的策略不仅能解决数学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探索新知

    (一)、理清大小杯的关系

    1、师出示一个大杯和几个小杯(5个)说:猜一猜,一个大杯可以倒满几个小杯?

    过渡:事实胜于雄辩!我们来倒一倒。

    2、师演示。(正好3杯)

    3、问:谁来说一说大杯容量和小杯容量的关系?

    4、师:假如老师再装满一大杯水,分给每个小朋友每人一杯水,一共可以给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大杯可“替换”三个小杯)

    5、师:假如有30小杯的水,老师分给每个小朋友一大杯水,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想的?(引导说出三个小杯可替换成一个大杯)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说出大、小杯容量之间的关系,意在让学生确立起倍和比的关系意识,能顺利进行转化,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例题。

    过渡:小明在倒果汁的时候给我们出了个难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电脑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2、读题获取信息:有哪些信息,求什么问题?

    3、指名说你是怎么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这句话的?

    过渡:直接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来容易吗?你们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4、小组讨论。

    要求:

    1、把什么替换成什么?

    2、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5、交流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演示课件。

    6、小结策略。

    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替换方法,但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两种不同的物体替换成一种物体)

    7、列式解答。

    根据刚才的两种思路让学生自选一种喜欢方法进行计算,教师指名解法不同的两名学生板书,并让其再自己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这一层次安排了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感受、探索替换策略的应用。在交流中,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大家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这样不仅调动了学习主动性,而且提高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检验。

    过渡:跟他们一样的举手,确定百分之百做对了吗?那要确定做对怎么办?(检验)

    1、学生自己尝试检验。

    2、实物投影交流学生的检验方法。

    3、课件交流“只检验满足一个条件”的检验方法的不足之处。

    4、课件出示检验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检验方法。

    5、小结检验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掌握这类题目的检验方法,检验时解答的结果必须满足题中所给的各个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还原思想”。】

    (四)、小结:

    你觉得“替换”的这个策略如何?

    三、巩固策略

    过渡:学到这儿有点累了,进段广告,轻松一下。[电脑播放广告]

    这则广告不仅教育我们好东西一定要和亲人、朋友分享,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道题目。

    (一)、巩固练习。

    1、出示巩固练习题。

    [电脑出示]8块达能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钙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杯牛奶呢?

    2、学生独立完成,先好的同桌可小声交流。

    3、教师选择学生作业实物投影交流。并要求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4、口头检验。

    5、为什么不把饼干替换成牛奶来考虑?

    6、小结:我们还需选择适合自己的“替换”策略来解题。

    【设计意图:广告的插入可以很好的调节课堂气氛,学生感觉非常新鲜,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很好的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二)教学“练一练”

    过渡:小明在装网球时又给我们出了个难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它!

    1、[电脑出示]小明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网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2、齐读题,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3、问:与例1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5、你准备怎样替换?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6、同桌讨论。

    6、交流: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方法一:把2个大盒换成2个小盒。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穿插提问:

    ①现在7个小盒还能装下100个球吗?为什么?

    ②现在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方法二:把5个小盒换成5个大盒。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穿插提问:

    ①现在7个大盒要都装满,100个球还够吗?为什么?

    ②现在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7、学生选择一种解法解题。

    8、实物投影交流。

    9、口头检验。

    10、小结:

    【设计意图:这道“练一练”实际也是本堂课的难点,通过图示的方法使学生能比较清楚的看出球的个数总量变化和盒子数量的不变,帮助学生较好的梳理解题的渠道,找准解题的依据,策划出比较明确的解题方案,同时也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感受数学的趣味。】

    四、全课总结。

    1、例题和练一练,两种替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我们要注意什么?

    指导学生明确:例题是倍比关系:替换时总量不变,数量会变;练一练是差比关系:替换时总量变了,数量不变。

    2、替换时你还注意到什么?有什么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明确:

    倍比关系:替换时,可以是“一个物体换几个物体”或“几个物体换一个物体”。

    差比关系:替换时,只能是“一个物体换一个物体”。

    3、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数学难题时,不要害怕,要像曹冲一样开动脑筋,合理选择策略,难题一定会迎刃而解的。

    【设计意图:这时的小结,是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怎样抓住它们的依据特点,采用不同的“替换”策略去解答问题。】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七第1题(可做为机动练习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精选10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渔歌子》中的3个生字。

    2、朗读《渔歌子》。

    3、理解《渔歌子》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

    4、能对《渔歌子》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教学课时:1

    板书设计

    渔歌子 ( 词 )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检查《江南春》背诵情况。

    二、学习《渔歌子》

    1、简介作者。(可以播放)

    2、解题。渔歌子,词牌名。

    3、自学。

    (1)自由读,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①指名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问难质疑,可以补充、更正,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②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③教师小结: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与冷峭相比,这首词所表现的平和与怡悦,自然别有一番韵致。

    (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三、学习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记住字形的。

    2、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蓑”字。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能够背诵的就把两首词都背下来。

    2、请你为其中的一首词配上一幅彩色画,可以画图画、水彩画、油画棒画、彩笔画,爱好画画的同学,请用你的画来向人们展示江南的美景吧!

    五、作业设计——探究活动

    1.自学自解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江南春》和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也可自己选择描写春天的诗词来学习。

    2.同学之间交流自学情况。

    3.读一读、背一背。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育目标:

    1、了解声母g、k2个声母,发音方法。

    2、学会g、k2个声母的字形及发音,并会在四线格悄橡庆中书写。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发音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认读g、k并会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g”书写

    教具准备 :课件,一棵苹果树(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来复习已学过的声母(生齐读)

    2、出示课件,请在这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来读一读

    ①b、m、f、p、d、n、l、t

    ②b—d m—n f—t b—p

    指导读

    3、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声母,用我们上几节课学习声母的方法来编顺口溜,编故事,希望小朋友们积极开动脑筋,大胆举手发言,我们来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

    二、教学g

    1、(出示课件)看启握了图你最想说什么?

    2、“鸽子”的“鸽”的声母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一个声母“g”(板书)

    3、师教学发音方法:

    在发g时,舌根抬高碰到软腭,舌根突然离开松腭,让气流出来。

    ①看老师发音,小朋友仔细看、听。

    ②学生跟读,指名读、齐读,开小火车读。

    4、你能编顺口溜或编故事来记住它吗?

    5、指导g的书写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6、学生在《课堂作业》抄写g,师巡回指导。

    三、教学k

    1、讲故事引出k(边讲故事边出示课件)

    2、区别k、g,请小朋友把手心对准嘴,想想读g、k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领谈,学生跟读。

    4、你也能像前面的小朋友一样编小顺口溜来比较k吗?

    5、指导k的书写及在四线格如橡中的位置。

    6、学生在《课堂作业》抄写k,师巡回指导。

    四、巩固练习

    1、老师给g、k找了一些朋友,出示:ge gu ke gu ke ku 学生拼读。

    2、游戏:摘苹果

    3、老师这有一棵苹果树,树上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小朋友们想吃吗,但要吃这些苹果需要拼拼这些音节,拼对了才能把苹果摘走。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学到了2个声母,这2个声母还可以和许多韵母交朋友,下节课再一起来学习。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g k h》拼音教学在设计上运用了多种教学原则,以学生为本,创设学习“生气”,增强基础“底气”,培养语文“灵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其特点体现如下:

    1.童话中漫游,情境中体验,心灵中融合。将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内容贯穿在童话故事之中,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在童真、童趣中教师与学生心灵融合、平等对话,摒弃脱离学生感情基础的空泛地说教,注重情感的渗透。通过情境的营造、视听感官的感受达到学生的心灵与学习内容相结合的境界。

    2.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欢笑中教育。让教与学尽量在游戏中展开,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轻松,在欢笑中传递各自独特的体验。

    3.合作中探究,规律中求知,想象中创造。《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学生多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拼读,找到对应卡片,并说出相关词语或句子,然后交流反馈。同时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和创设的情境中拓展学生思维和想象空间;尊重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授之以渔。

    学习目标

    1.学会g、k、h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具准备

    CAI课件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音节

    1.小朋友们,我是花仙子姐姐,跟我打个招呼吧!

    (课伊始,以花仙子姐姐的角色和着音乐进入课堂,由教师的角色转为学生喜爱的平等的角色。为“语文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打下良好基础。)

    2.花仙子姐姐今天请来了一些拼音朋友,看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指名读,齐读)

    ɡǔ hú ɡē ɡā kē hā

    (复习第一课时中所学的的两拼音节,与新课中的三拼音节进行对比学习,为三拼音节的学习做好铺垫,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语境,练读三拼

    师:小朋友们拼得这么好,花仙子姐姐决定带你们到花仙子王国去玩,不过得先过了智慧桥才行,守桥的小不点儿会提出2个问题,答对就能过桥,有信心吗?

    1.小不点提出第1个问题:身穿绿衣裳,肚里红瓤子,生的儿子多,个个黑脸膛,猜一种水果。

    (谜底:西瓜)

    2.小不点提出第2个问题:谁能把西瓜的瓜这个音节拼出来?

    (到花仙子王国,过智慧桥,猜谜语,不断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好奇中饶有兴味地学习,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不经意地引出了三拼音节“gua”的读音。)

    3.学习拼读三拼音节gua:

    (1)师出示音节ga,全班齐读。

    (2)师在音节ga中插入u,介绍介母,学生试拼。

    (3)看课件小女孩推动卡片,全班齐拼gua。(课件一次出现声母、介母、韵母,然后课件演示“三音相碰”成一个音节的过程)

    (4)小不点指导拼读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

    (5)学生再拼,教师相机指导拼读方法。

    (学习三拼音节“gua”之前,让学生从“ga”过渡到“gua”,有助于帮助学生区分三拼音节与两拼音节的概念。而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课件演示三拼音节“相碰”的过程,既形象,又直观,再辅以歌诀的形式,不仅帮助学生明白了三拼音节的拼读要领,而且是一种学习方法的传授。再通过小组、个别的形式反复练读,三拼音节的拼读技巧很快便掌握了。)

    4.练习拼读其他三拼音节。

    师:都会拼了吗?花仙子姐姐还要再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ɡ-u-ɑ──guɑ ɡ-u-o──guo kuɑ huɑ kuo huo)

    (1)学生自由拼读。

    (2)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纠正读音。

    (3)开火车认读三拼音节。(教师抽读拼音卡片)

    5.拼读带调三拼音节

    师:瞧,这就到了花仙子王国了,我们一起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1)生生互动,小组学习,拼拼音节,看看图片,找到朋友,贴在一起,想象练说。

    师:花仙子姐姐把你们刚才拼的那些音节都变成了音节花贴在黑板上,谁愿意上来拼一拼?

    (2)指名摘取音节花,当小老师领读三拼音节。

    (经过一段时间有意注意学习,适时设置情景,将学生从有意注意转移到无意注意状态。在花仙子王国里,设计“找朋友”的游戏,这是一种动作记忆;摘取“音节花”的学习形式,在巩固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与技巧的同时让学生调动生活的积累,给音节赋予具体的组词、造句,使无意义的音节鲜活生动起来,既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

    三、课间律动

    (在“花仙子王国”里,和着《花仙子》的音乐跳舞)

    四、图文结合,学习生字

    1.观察情景图,看看你在小河边都看到些什么?(课件相应出现词语)

    2.联系实际,认识5个生字

    (1)这些词语里,那些字是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鼓励、肯定学生的认字方法:“妈妈教给我的!”“拼拼音认识的!”)

    (2)还有哪些字是你不认识的?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3)看图齐读词语。

    师:我把他们从图上变下来了,你们还认识吗?

    (4)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师:摘掉拼音小帽子,还会不会读?

    (5)去掉拼音,在小组里认读。

    (6)开火车认读单个的字。

    (备课既要备教材、备大纲更要备学生,很多学生在学前已认识了不少字,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各种识字方法,然后指导学生用拼音识字,授之以渔。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拼音的成就感。)

    3.在“走迷宫”的游戏中巩固认字。

    师:瞧,熊妹妹想吃到迷宫那头的冰淇淋,可她不会认这上面的字,你们能想办法帮帮她吗?同桌两人赶快商量商量该怎么认怎么走!

    (1)同桌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走迷宫。

    (设计“走迷宫”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汉字,在游戏中体验生活.)

    师:生字朋友都认熟了,猜谜语一定也没有问题吧?

    4.读儿歌,猜谜语

    (1)打开书自读谜语,找出红色的音节拼一拼!

    (2)跟着花仙子姐姐一边拍手,一边读谜语。

    (3)生齐读谜语。

    (4)猜谜底。

    (5)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它能写会算还会画,回家后还可以把这个谜语说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猜,好吗?

    五、回归整体,小结

    (《花仙子》的音乐响起)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花仙子王国里读拼音、认汉字、做游戏,你们玩得高兴吗?可惜时间不早了,听!音乐又响起来了,小朋友们,再见!

    (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读儿歌,猜谜语,将枯燥无味的拼音、识字变得生动有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真正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看图渎韵文识字,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和词语。第二部分是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和1个只识不写的字。第三部分是练习。借助图画识字学词认识事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包饺子、赛龙舟、赏月的欢乐场面,以及祭扫革命烈士时庄严肃穆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要求】

    德育目标: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智育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认识“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今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饺子]

    (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七、小结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机出示词卡:粽子]

    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

    (5)指名认读、正音。

    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三、指导读韵文

    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你是怎样记住“团、饺、饼、端”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书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5.认读课后词语。

    6.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

    7.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

    识字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课文将两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词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第一组词语介绍了—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第二组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第三组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第四组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诵。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教学要求】

    德育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智育目标:1.学会奉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新词。

    2.比较“木禾”、“竹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区别形近偏旁。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前面两课和这一课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而本课还通过形近偏旁 的比较来识字。板书课题:识字3(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树)

    (2)复习“木字旁”。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

    (4)复习“禾字旁”。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松柏、杨柳]

    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松树、柏树的叫子常年都是绿色的)

    3.出示词卡:桌椅

    4.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占,金灿灿的一大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稻谷]

    6.“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出示词卡:庄稼]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为这些词语大都与树木有关)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与庄稼有关)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你们要认真学习!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齐读。

    2.用“柳”、“椅”、“秧”扩词。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柳、秧”的笔顺。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本课6个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书写时都应该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二),复习“竹字头”、“草字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2.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同。

    1.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洗出它们的名称吗?

    2.中国的老年人最喜欢喝什么?[相机出示词卡:茶叶]

    3.有一种水果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这种水果的名称足什么吗?[相机出示词卡:菠萝]

    4.有一种春天开的花,叶子呈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相机出示词卡:兰花]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偏旁的名称星什么?(竹字头)为什么都是竹字头,(因为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与竹子有关)第二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草字头)为什么都是草字头?(大都与一些植物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七、指导书写

    1.指名说“篮、筐”的笔顺。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写词语,检测效果,

    二、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1)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

    (2)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5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盯销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一共八小节,向我们讲述了一粒种子的梦想:它想象了自己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阶段的不同体验,告诉我们种子生长的艰难过程以及它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努力。种子如儿童,作者借此来告诫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坎坷,要勇敢地面对,努力地克服,只要有梦想经过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表达了一种对梦想的追求,对美好的追求。

    学情分析:

    儿童诗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裁。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向我们阐明,文字质朴、亲切,但含义深刻,学生领悟有一定难度。要抓住诗中难点,借助多种渠道体味感知,进而突破。最好能与学凯衡游生自身经历相结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褐色、积攒、絮语、盟誓、酿造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

    3、通过理解种子的成长历程,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有梦想就会有追求、有努力,就会有希望,就会成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明确种子的梦,理解种子艰难地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把种子的生长过程与儿童的成长历程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录制课文录音;任意植物的种子;种子生长过程的;音乐。

    学生: 了解植物的生长、繁衍;作者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出示任意一粒植物种子)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同时板书:种子)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学生交流课前掌握的植物生长信息)

    2、一粒小小的种子也是有生命的,听,它在向我们诉说着自己的梦呢。(板书:梦)(播放学生录制的课文录音)

    [点评: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以孩子的童音读出课文内容,拉进了距离,让孩子感受到了没有发芽的种子的一种稚嫩。]

    3、看,你都听到了些什么?(学生谈)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种子的梦》。(板书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点评:以孩子的感兴趣的视角切入主题,用孩子富有童趣的声音作为引导,将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了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问题集中在:种子的梦是什么?它为什么要做梦?)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就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2、打开书,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预习:

    交流作者资料。

    检查生字新词。

    [点评:这一环节将会利用多媒体出示文中需要学生认识记忆的生字词,在出示过程中,用红色突出易错笔划,引起学生注意。]

    4、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5、全班齐读。

    [点评:学问,学问,有问才会学,质疑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

    (三)深入学习,提升认识:

    1、这是一首儿童诗,读过之后,你知道种子的梦是什么吗?(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种子梦想自己从播种到发芽,到开花结实,再到最后不断繁衍。)

    2、种子梦想了自己最终能够开花结实继续繁衍的生长过程,课文又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呢?再来读一读文章。

    3、顺势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第1-3小节讲述了埋在土中正在生长的种子;在具备一切生长条件下(第4小节),种子发芽(第5小节)。随后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第6-7小节),最终结实繁衍再生长(第8小节)。

    4、出示拦握种子的生长过程。

    5、刚才我们看到了一粒小小种子的生长过程。有什么感觉?

    [点评: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谈感受,是为了让学生根据所看到的形象画面,初步体会种子生长的艰难。]

    6、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一起感受一下种子生长的历程。

    7、有了梦想就要去一步步的实现它。种子又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的?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些什么?默读课文。

    8、交流。(学生谈出在种子的生长过程中有努力也有帮助即可。)

    9、既然有努力也有帮助,那我们就来找找看,种子都做出哪些努力?都获得了哪些帮助?

    10、出示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将找到的信息在组内交流互补,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深层含义。

    11、全班交流:

    (1)努力:

    A、对困难的克服。

    找出描写种子生长过程中代表困难的词句。(冰冷冰冷、土层的压力、冰雪的妒忌)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自己的付出。

    交流相关词句。(根须吮吸、冲破、积攒力气、伸展、挤碎、倾心交付)谈谈你的体会。

    结合两部分的努力,你的感受。

    (2)帮助:

    种子的生长除了有自己对困难的克服、自己的付出,还要借助许多其他事物的帮助。你找到了哪些?(水分、阳光、蜜蜂、大地)

    12、不难看出,种子的生长是艰难的,要遭遇这么多困难,借助许多力量。那它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梦想呢?

    (因为种子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也有实现梦想的决心,只要有了这些,它就会不断地努力,直至实现愿望。尽管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它却毫不畏惧。)

    13、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配乐)

    14、这也是植物的生长规律。播种发芽开花结实繁衍,过程中要有自己努力,还要有其他事物的帮助。虽然会遇到坎坷,但对于美好梦想的追求不变。

    15、有没有同学也要来谈谈你的体会?

    [点评:教师小结后,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联想。他们会结合学过的《枫叶如丹》,将植物的生长与人的成长相连。自然抓住文章的难点。在此谈出体会,不仅仅是对文章中种子艰难地生长过程,更多的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成长来谈。]

    16、小结。

    (四)拓展延伸:

    1、一粒种子竟会有如此远大的梦想,那你呢?你的梦又是什么呢?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动笔写下自己的梦。

    [点评:作者借种子的梦告诉我们要有追求、有梦想,虽然会遇到困难坎坷,但要勇于面对,尽力克服。学生在理解后,将思想内化,自己的梦,从而拓展思维,锻炼表达,也为练笔做了准备。]

    附:

    [柯岩简介]

    柯岩,女,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广东南海县人,满族。

    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先后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专职编剧,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作家。

    柯岩从事多种文学样式的写作,三十多年来出版过《最美的画册》《相亲记》《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寻找回来的世界》《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等30部。

    由于柯岩在文学上的成就,她被推选进多种协会、学会,担任过许多社会职务。如: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全委;中国文联全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及诸多刊物恶毒编委及顾问,并被应聘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大学等多所高等学院的教授。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喜欢读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笋的特点和样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认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是——(板书课题:笋芽儿)齐读课题。(读准题目)

    这篇课文也是描写——春天的景象。

    二、检查预习

    1、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指名交流)

    师:那谁知道课文写的什么?(指名交流)板书:生长过程

    师:课文的内容你们了解了,但这课的生字可不少啊,怎么样,你们都把它们解决了吗?

    2、检查生字读音

    (课件出示词语)

    (1) 自读。(2)指名读。(3)集体读。

    师:现在生字自己跑出来了,(课件)谁愿意第一个读给大家听?

    1、指名读。2、集体读。

    3、男女比赛读。4、同桌互读检查

    5、集体读。

    师:课文中的拦路虎都被我们解决了。下面我们学习课文会更顺利。

    三、质疑、答疑

    (一)质疑

    师、观察第7页插图,看到这些笋芽儿你想说什么?我们可以说( )的笋芽?(指名说)

    师:多可爱的笋芽儿呀!(板书:芽儿)你再看笋芽旁边的竹子,那是笋芽长大以后的样子,可以说( )的竹子?(板书:竹子) 《笋芽儿》优秀教学设计

    师:(师在两个词语之间画一个箭头)现在能提出什么问题?或者你想知道什么?

    师: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最后长成健壮的竹子都依靠谁的帮助呢?请你们读一读课文,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二)答疑

    1、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春雨 雷公 阳光)

    2、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再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根据自己的体会读,然后小组交流读,互相评价)

    3、指名读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笋芽儿》这一课,谁愿意这篇课文主要写得什么?

    2、集体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二、指导写字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写本课的生字。(出示生字)

    师:这些字你觉得那些字最难写呢?还有哪些字需要提醒大家要注意一些问题?

    三、学生组词并书写。

    四、展示。(共同分析优缺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4、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5、情和体贴的特点,6、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母亲变化的心情及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课前准备

    1、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2、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看录像(或图片)

    2、了解圣诞节。

    3、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

    4、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5、齐读课题:“给予树”。

    6、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7、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

    立即卡片盼望拥抱仁爱同情体贴如愿以偿

    b.指销售员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3、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2、先读读,3、再组词。

    4、请学生做小老师,5、指6、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7、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2、座互相批改。

    3、指4、名5、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1、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感受。

    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2、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3、引导学生体会。

    a.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b.让学生充分地读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4、交流不5、理解的问题。

    师生互相合作释疑。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2、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

    3、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

    4、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1 云会告诉你(第1课时)学习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用“悠扬”写一句话。

    2、能说出山村这所小学校的样子,体会学生喜爱自己学校的感情。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小朋友对自己学校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

    图片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晴朗的天空,飘着一朵朵洁白、美丽的云,那美丽的白云,会引起我们美好的遐想。它们还想和我们说话哪!你们想知道他们要说些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老师布置读的要求。

    2、在学生完成自读与组内学习后,教师检查反馈

    ① 抽读生字词卡片。②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出示学习题:

    理解课文内容

    1、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阅读练习:

    读读课文,文中有( )( )( )( )向我们介绍了山村小学的情况。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 )( )( )你从他们的介绍中都知道了什么?

    2、你有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吗?(老师指导学生质疑并解疑)

    3、小组学习:读了课文,你知道这所学校什么样了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作介绍。

    4、班上交流,教师给与适当指导。

    注意: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怎么说都行。说“美丽”可以;说“大”(与城里的学校比)也行;说“很小”也很好。无论说什么,都追问: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然后通过填空或对比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诗中自豪的情感。(指导朗读)

    例如:

    (1)填空,再读一读。

    那( )的瓦房,

    就是( )的课堂。

    (2)对比着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那瓦房, 是课堂。

    那漂亮的瓦房, 是我们的课堂。

    那最漂亮的瓦房, 就是我们的课堂。

    (3)激情朗读:我们的学校什么样?如果你向别人介绍它,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体会山村里的这所小学校什么样。

    5、练习用“悠扬”说话:

    ①学生汇报时,涉及到这个词的时候,先让学生它的意思。

    ②填空练习:( )悠扬(即弄明白悠扬应和什么事物进行搭配)

    ③练习说话。

    三、小结:你觉得这所小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读一读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四、作业: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1、云会告诉你

    那瓦房, 是课堂。

    那漂亮的瓦房, 是我们的课堂。

    那最漂亮的瓦房, 就是我们的课堂。

    小学语文优质教案模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租铅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导入:(1)把这篇《丑小鸭》与小学学的《丑小鸭》进行比较。(2)现在的你和小学的你有何不同?(3)你准备在课堂上怎样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

    二、研读课文。

    (1)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丑小鸭历经磨难,最后变成了一只天鹅,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受到哪些打击呢?展示课件——5幅插图(分别是养鸭场,在沼泽地、老太婆家、灌木林里、老农家的情景,请学生简要发言,找出你认为最痛苦的遭遇)

    提问:丑小鸭历经苦难,却从没有被击到,为什么?

    明确:向往美好,不懈追求,使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在流浪的过程当中,丑小鸭自卑过,迷惘过。不过生活的苦难帮他播下了理想的种子,在广阔的世界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接下来我们一起探寻丑小鸭的成长足迹,看看哪几个环节最重要,为什么?

    明确:离开老太婆家,看到天鹅飞过,勇敢地向天鹅游去。(小组讨论发言)

    请找到相关的内容,圈点勾画,并大声读出来。(学生找、勾画、读)

    请三个同学扮丑小鸭,现场采访他们。采访提纲:

    问第一个同学:你为何要离开老太婆家呢?(生答)

    请学生评价。

    问第二个同学:安徒生先生说你见到天鹅飞过时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为什么呢?(生答)

    请学生评价。

    问第三个同学:有人说你冒死向天鹅游去实在是很傻,你怎样解释?(生答)

    请学生评价。

    饱受苦难,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出示天鹅的照片让学生欣赏。

    提问:有人说,丑小鸭变成天鹅是他自己努力和追求的结果,也有人说,他如果不被鸭妈妈赶走,就在最初的地方生活也能变成天鹅,你怎么解释?

    明确:丑小鸭有“一颗美好的心”——善良的、不骄傲、有理想、有追求、永不放弃、不怕挫折勇敢的心。(齐读最后一段)

    (4)在刻画丑小鸭这一艺术形象时,作者倾注了真挚的感情,或同情(全文用了8个可怜),或愤怒,或欣喜,大家知道他为什么会如此动情呢?多媒体出示安徒生的生平,请学生谈两者相同之处。

    明确:作者的成功也源于一颗美好的心——心存理想,坚持不懈,他其实就是一只“丑小鸭”。(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童话)

    (5)正如作者所说:“生活本身就是童话”。读完这篇文章,你会发现里面的角色似曾相识,里面的事情和自己的生活似曾相似,下一步进入“有感而发”环节。请同学们为文章找几个关键词。(学生找并发言,老师整理)我把出现频率最多的词归纳了一下,它们是:天鹅蛋、丑小鸭、磨难、天鹅。我们就以这些词作为话题来谈自己的感悟吧,一个组一个,稍作讨论发言。

    三、结束语:今天大家表现得很不错,从你们身上我隐约看到了天鹅的影子。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人没了痛苦就只剩下卑微的幸福。一生中挫折和痛苦难免,只有把它们踩在脚下,我们才能笑傲人生。同学们,我的祝福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夜夜不忘升起。衷心地祝福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好!谢谢大家!

    作业: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一篇:

    1. 我就是丑小鸭

    2. 丑乱兆小鸭与我

    3. 丑小鸭后传

    弊陪好4. 改写:一个冬天的早晨,丑小鸭出生在白天鹅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辨别形状和读音上容易混淆的声母;

    2能把结构相同的字分类。

    3用“办、石、友、用”扩词。

    4能正确搭配词语。

    5能辨别本单元学过的形近字和同音字。

    6能读出问号、句号不同的语气,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

    声母辨析、字词训练。

    教学难点:

    熟字组词、扩展词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辨别形状和读音上容易混淆的声母;

    2能把结构相同的字分类。

    3用“办、石、友、用”扩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练习3,希望小朋友学会正确辨析声母,能把结构相同的字分类和能用熟字扩词。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

    二导练第一题

    1认读声母卡片,全班认读,开火车认读

    2出示小黑板,区别下列声母有什么特点?

    b ——d p——q b——p m——n(顺口溜记)

    l——r n——h f——t n ——l(识记)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明读,及时正音,齐读

    3出示sh——r zh——z ch——c sh——s 又有什么特点?

    指名认读,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4集体认读

    5小结

    三导练第2题

    1联系旧知提问:小朋友已学过哪几种结构的字形?

    2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卡片.

    3学生尝试练习

    4指名板演

    5校对,订正

    左右结构:渴,许

    上下结构:吴,声,它

    半包围结构:送,近

    四导练第3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口头组词比赛

    3交流,讨论,评比

    4书面完成作业

    5老师出示提板,读词语

    办——办法,办公,办事

    友——朋友,好友,有用

    用——用心,有用,好用

    石——石头,石块,石子

    6你还有另外的组词吗?

    7质疑,这些词中你有不理解的吗?

    五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六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题2,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搭配词语。

    2能辨别本单元学过的形近字和同音字。

    3能读出问号、句号不同的语气,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说话,明确任务。

    二导练第4题

    1读一读范例:山——高

    2照样子把第一行的词和第二行词连起来,读一读。

    3集体交流,教师出示

    山高 水长 鸟语 花香

    4教师:山高和水长合起来是个成语,把鸟语花香合起来也是一个成语。

    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5听写这两个词。

    三导练第5题

    1读题明题意

    2尝试练习

    先比一比两组字在字形或字音上有什么相同点,再想一想字义,最后填空。

    3反馈,纠错

    4教给顺口溜

    口渴要喝水,喝水要用水。

    5读句子。体会字意。

    四导练第6题

    1复习句号和问号的名称。

    板书: ? 。 问;这是什么号?

    2问号表示什么意思?

    联系课文《乌鸦喝水》中的问号,引导学生说出表示疑问的意思。

    3出示句子: 你看过大海吗?

    指导读,读出问的语气,句末语调上扬。

    范读——指名读——齐读

    4另外的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出示句子: 我看见过大海。

    指导读,语气较平淡。

    为什么用句号呢?

    5同桌一问一答说这两句话。

    分组读

    6出示后两句话,自己轻声练读。

    同桌读——指名读——分组读

    7看图说话练习:请小朋友大海边的景色。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当时的情况怎样?(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读题。(1)知道“司马”是复姓。(2)识记司,组词。

    2、简介司马光。(学生或教师)

    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问题(1)(2)

    4、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再读感悟。

    1、学习1~3段,解决问题(1)。

    (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

    (3)朗读指导。

    2、学习4~6段,解决问题(2)

    (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

    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

    (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划出司马光的动作。理解:使劲砸。

    (3)质疑释疑。(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

    3、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

    4、朗读指导。

    五、学会背诵技巧。

    教师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六、指导书写。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训练。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要求:大胆想象。

    八、作业布置。

    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九、板书设计

    20

    司马光

    都慌了

    掉进缸里

    别的小朋友——叫喊

    跑 找

    没慌

    司马光——拿砸(几下子)

    得救了

    (遇事不慌机智勇敢)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本课描述了中华第一龙的形貌,并进一步阐述了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龙文化渊源流长.

    教学目标:

    1、通过以读促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了解龙的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感知源远流长,丰富奇瑰的龙文化,培养民族感情。

    3、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丰富词汇,积累带龙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中华民族对龙的情感,了解龙在中华文化的`地位。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图片 导入

    这是一些什么画?(看大屏幕)

    哪位同学愿意来画画龙的图画?(愿意的同学来)

    谁来含有龙的词语或者龙的传说或者故事?你愿意写到黑板上来吗?

    听说过第一龙吗?中华第一龙是怎么样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华第一龙

    (齐读课题)读了之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 以读促悟自主学习

    想想你如何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你读完课文懂得了什么。

    1、遇到读不来的字,你怎么做?

    (出示大屏幕)这些词语你全会读了吗?你是怎么学会的?

    (教育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2、请大家自己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自主学习.

    (出示阅读提示)

    (1)中华第一龙是什么样子的?

    (2)龙的形象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

    (3)龙形象的成因是什么?

    (4)作者是哪些方面写出中华民族与龙的深厚情感?你还知道哪些与龙有关的资料?

    3、学生自己读文,自主解决

    4、小组交流

    把自己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大家共享,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大家商议,也可请教老师.

    5、交流汇报

    学习第1段

    比较: 别看它造型粗犷,样子像是蜥蜴,也没有艳丽的色彩

    别看它造型粗犷,样子是蜥蜴,也没有艳丽的色彩

    理解 图腾

    找出课文中的句子

    你的理解。

    为什么把龙当为 图腾?

    学习课文第3。4段

    请自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大屏幕)

    龙是怎么被想象创造出来的? 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读。

    整段话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是什么?你能用因为‥‥‥所以‥‥‥” 改一改,使句子意思不变?(同桌讨论)

    学习课文第5段

    找出中华民族与龙的深厚情感的句子。

    学习课文第6段

    齐读课文,体会与开头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过渡:中华民族和龙结下了不解之缘,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

    都是龙的传人。

    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请你以“龙”为主题,设计作品。可以写一首诗歌、唱一支歌曲、设计一个纪念物、写一副对联‥‥‥ 可以独自创作,也可同伴合作.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理清脉络。

    2.讲读课文1、2自然段,理解“从前、大声喊、常常、赶快”,教学“狼、常、喊”

    3.有感情朗读。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听录音,看图象。问:听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回答。

    3、齐读课题,教学“狼‘,注意后鼻音。

    (二)、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对照田字格,圈出生字,划出词语。

    2.检查自学;

    (1)你觉得哪个词难读,说清原因。学生认读。

    正音:狼慌后鼻音常既是后鼻音又是翘舌音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一人读生字,一人读词语

    3.开火车分段读课文,学生评议:生字在课文中是否读正确了,有没有加字、漏字。

    (三)、讲读第一段:

    1.单击出示第一段,指名读,想:有几句?

    2.指名读第一句,问:你为什么把常常读得响一点?。

    理解“常常”,我们还能说什么?(专门、时常)

    3.第一句话还告诉我们什么?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理解:从前(以前,古时候)

    4.看图,问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师总结:我们经常说的文章开头要说情: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过渡:有一天,他在山上大声喊,生接:“狼来了!狼来了!”

    5.单击,看图说,从哪儿看出放羊的孩子是在大声喊。

    学生回答(放养的孩子张大了嘴巴,在叫。)

    6.学着放养的孩子喊一喊。

    7.朗读第一段。想:我们是怎么把它读好来的?

    学习方法:抓重点词,做动作。

    (四)、讲读第二段

    1.单击,看图说:上下的人听了是怎么做的?找出重点的词。

    (赶快/忙)变红。

    2.想:上下的人要赶快跑上山?

    3.划出他们是怎么说的句子?(狼在哪里?狼在哪里?)

    学生说,师单击划出。

    4.指名读人们的话,把急切的语气读出来。表演读。

    5.放羊的孩子见了是怎么样的?单击看图。

    6.抓重点词:笑变红。问:为什么要笑着说?

    7.用开玩笑的语气读。

    8.朗读第二段。

    山下的人看来会怎么想?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书写“常喊”

    1.常:重点上面是“”,生书空。

    2.喊:右边与成比较。

    4.学生各书写一个,师在展示台上反馈。、[20xx年12月9日]

    小学语文资源共享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法布尔对昆虫是怎样痴迷的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导入新课行腊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游览了文章的主人公法布尔的家乡,知道了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3、这节课,我们继续关注法布尔。

    二、出示末段,引导质疑

    1、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球迷”,喜欢下棋的人我们叫他“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昆虫迷”

    2、出示课文第11自然段,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这段话,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明白了?还有什么地方你读不明白?

    3、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痴迷)

    4、学生质疑,你们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明白?

    5、出示(1)痴迷?(2)高高鼓起?把学生所学问题归纳为两点,一是法布尔是怎样痴迷昆虫的?二为什么人们要把法布尔的两个衣袋塑得高高鼓起?

    a) 自探自悟,合作学习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找出描写法布尔痴迷昆虫的句子,划出来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大组交流:你从哪儿读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说体会。

    为了捉一只会唱歌的纺织娘,法布尔整整花了三天的时间,此时他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出法布尔的高兴劲儿。

    (2)第4自然段,说体会

    这位同学有没有读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指导评价,朗读

    (3)第5自然段第六句话,说体会。

    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词用得特别好,特别能看出法布尔对这只小甲虫的痴迷?指导读出法布尔对小甲虫的呵护倍至。

    你们有没有什么心爱的小宝贝?你是怎样对待它的?

    (4)第6自然段,说体会

    指导读出法布尔心里甜滋滋的样子。法布尔心里甜的到底是什么?他的收获可真多,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这时候的法布尔心里会想些什么?

    (5)第9自然段,说体会

    范读,学生评价,指导读出法布尔的忧伤。

    (6)第10自然段,说体会。

    这些玩意儿真的没用吗?你能帮助法布尔说服他的爸爸妈妈吗?

    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背着父母偷玩,藏在口袋里?

    指导朗读,评价

    3、对于昆虫,法布尔是这样的痴迷,这样的执着,这样的无怨无悔,尤其是那小甲虫事件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b) 回归末段,解决疑问。

    1、出示课文第11自然段,引读第一句话,擦去第一个问号。

    2、为什么人们要把法布尔两个衣袋做得高高鼓起?讨论交流后擦去第二个问号。

    c) 总结课文,发表感想

    1、一只只小小的昆虫,对法布尔竟有这么大的魔力。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可在法布尔眼中,昆虫比西施还要美,他一趴就是一整天,几十年如一日。经过几十年辛勤的劳动,法布尔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向人们介绍了四百多种昆虫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写了一部《昆虫记》,共两万多字。

    2、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吗?

    3、老师这里有两句诗想送给大家,出示: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祝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不久的将来,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叩开成功之门,成为第二个法布尔。

    d) 布置罩侍作业,课外延伸。

    你喜欢昆虫吗?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

    痴迷科学的殿堂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两首古诗均为描绘山光水色的名篇,作者分别是唐代的李白和杜甫。《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象。《绝句》为诗人在成都草堂所作,全诗通过对明媚春光的描绘,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这首诗的观察顺序是由近到远,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表达了作者喜悦的物带吵心情。

    学情分析:

    这两首著名的唐诗,学生都会背诵。教学时,关键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以求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促使学生领悟诗的意境。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能解释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能解释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的情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像。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学过许多李白的诗,现在,咱们开一个李白诗会,把你知道的李白的诗背给大家听一听,愿意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的诗。(板书:望庐山瀑布)齐读。

    2、解题

    谁能讲一讲课题的意思?

    庐山在什么地方?(江西省九江市)

    你见过瀑布吗?(出示挂图)

    学习生字:瀑。

    3、小结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就是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二、精读《望庐山瀑布》。

    1、指名读古诗。

    2、小组讨论,诗的意思,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3、师生交流:(每句诗都先请学生来说,教师只做适当指导)

    ⑴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什么意思?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因此而得名。

    “生”是什么意思?

    “生”的原意是生成的意思,在这里是“升腾”的意思。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先说,教师再归纳总结: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

    ⑵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是什么意思?

    远。

    “川”是什么意思?

    川,水道、河流的意思,指瀑布下泻之后像一条河。

    “挂前川”是什么意思?

    挂前川,瀑布挂在山的前面。“挂”字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

    ⑶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是什么意思?

    飞泻的水流。

    “直下”是什么意思?

    “直下”是直泻而下的意思。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

    “三千尺”是什么意思?

    “三千尺”是虚指,意在形容瀑布的高和长。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很长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

    ⑷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是什么意思?

    疑,可能是,怀疑。

    “银河”是什么意思?

    天河,晴朗的夜空里呈现出的由许多恒星组成的白色光带,看上去像银白色的大河。

    “落”的意思是什么?

    落,这里指“从……落下”;“落”字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

    “九天”是什么意思?

    古代传说天有九重,这里指天的最高处。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倾泻下来了。

    4、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 你认为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

    5、练习朗读、背诵。

    6、品读体会作者情感

    “遥看瀑布挂前川”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在山川之间,谁能将这样巨大的瀑布挂起来呢?只有大自然。在这句诗里包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颂。细细品味这首诗,可以使我们领会到大诗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总结(欣赏录像)

    四、作业

    用你手中的画笔画一幅庐山的瀑布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绝句》的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

    有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你们知道他吗?

    2、解题

    这是作者对他居住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景物的描写。

    二、精读《绝句》

    1、教师范读。

    2、这首古诗写了什么?

    3、利用学习《望庐山瀑布》的方法来学习《绝句》这首诗。复习

    我们是怎样学习《望庐山瀑布》的?读诗句→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借

    助字典或查找一些材料,把这些难于理解的字词弄懂→串联、整理说出诗句的`意思→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4、小组学习,教师点拨

    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师生共同研究解答。

    5、诗中写了哪些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

    6、指导朗读

    注意停顿,要读出诗的韵味来;注意轻重音,要读出感情。

    7、学生练习朗读、背诵。

    三、总结

    四、作业

    你能用一幅图描绘出《绝句》的意境吗?

    板书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同一个偏旁,位置不同,写法也不同。

    2、 写字板中书写生字,把字写得工整、美观,加深理解同一偏旁,位置不同,写法不同。

    3、 词语超市中积累有关颜色的词语。

    4、 排列句子,训练学生语感。

    5、 阅读欣赏中体会人与人在一起生活多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相处的快乐。

    6、 语文活动,让学生的暑期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

    教学重点:

    1、 积累词语。

    2、 乱句重组。

    3、 语文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 出示“心、火、水、手、人”五个生字卡片,学生认读,这五个字对应的偏旁。

    2、 出示10个偏旁“尧、良”等10个偏旁。学生与上面的部首组合找朋友。

    3、 读读这些字,并给它们组词。

    4、 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5、 你还能举出哪些这样的例子呢?

    二、写字板

    1、 出示要写的字,读一读。

    2、 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的发现。

    3、 教师指导书写。

    4、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 学生书写评价。

    四、词语超市

    1、 出示词语,学生自有认读,开火车认读。

    2、 读后你的发现。

    3、 齐读这些词语。

    4、 出示绿、红、黄三个字,你还能说出哪些课文中没有的这三种颜色的赐予。

    5、 出示蓝、黑和白,学生口头组词。

    6、 你还知道哪些些颜色的词语呢?

    作业:

    抄写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 排列句子。

    1、 学生自由朗读每一句话,弄懂每句话的意思。

    2、 学生自己把这五句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清楚,然后再读一读。

    3、 指名让学生把排列好的句子朗读一遍,并为什么要这么排列。

    4、 朗读排列好的句子。

    5、 总结排列句子的方法。

    二、 阅读欣赏。

    1、 自由读文章。

    2、 指名朗读,看是否读的通顺、流利。

    3、 用自己的话“兔子先生”的主要内容。

    4、 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5、 班级交流。

    6、 有感情的齐读全文。

    第三课时

    语文生活

    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暑假吗?暑假你们准备怎样过呢?

    2、 学生分组交流。

    3、 全班反馈。

    4、 你们准备怎么安排你们小组的暑假生活呢?

    分小组拟定计划书。

    暑假大行动 ( ) 小队

    活动主题: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参加对象:

    活动安排:

    5、 分小队交流计划书。

    6、 小结:大家的活动真丰富,希望到时能把活动开展得有意义,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作业:

    积累词语。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知识点梳理

    本课字词、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轮流读课文。

    三、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围绕什么来写的?(五星红旗)

    2、汇报交流,列出标题 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在这些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选择你最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2、汇报交流,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并相互解决问题。

    (1)手举五星红旗部分:作者去河漂流,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手举五星红旗?

    (2)脖系五星红旗部分: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3)拒换五星红旗部分: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包店的老板提出用面包换五星红旗?“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些什么?“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忽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4)花拥五星红旗部分:小组讨论: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第2课时

    一、复习字词

    1、用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练读。(第三自然段表现了“我”的困难处境,要读得低沉一些;第十自然段写“我”拒绝老板的要求,要读得稍快,读出坚决的语气。)

    2、学生展示读。

    3、评议。

    三、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字形复杂的字

    如“窄”“漆”“鼻”“摔”,“窄”〔了可以联系“作”“昨”书写;“漆”字的右下部分不能写成“水”;“鼻”字是上中下结构,上中部分的“自”和“田”都要写得略扁;“摔”字右边中间部分是“幺”,不要写成蛟丝旁。

    四、展示台

    1、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

    2、学生将搜集有关于国旗的故事和资料,或者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生活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3、进行班级交流。

    课 后

    反 思

    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带着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自由感情读重点语句,读出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来,切实地体验到留学生身上浓厚的爱国情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情引趣

    1.教师引导学生说“天、上、火”所对词语“地、下、水”。你们知道吗?来自地下的水清纯、甘甜,潺潺流淌,洒下一路爱心。我们都叫它──泉水(师生齐说)。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可爱的泉水宝宝在山上诞生了,它一路走来会看到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发言自己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学法指导:(小黑板出示)指名读

    标:标出自然段。

    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并自学

    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想:想象—联想。

    4.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①小老师领读

    ②说偏旁猜字

    ③编序号猜字

    ④识记生字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⑤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⑥扩词

    三、师生交流

    1.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学生自己对字的理解,也可以扩词或说一句话。

    4.读新词(卡片出示):

    泉水、瓦罐、天然、水塔、杜鹃花、打结、结果、清脆、一股清泉

    5.重点识字:(读不熟的字引导生在读书中的句子中记一记)

    6.游戏:找朋友(把生字和它对应的拼音放为一组)

    四、写字指导

    1.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发现: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结”是多音字。

    2.重点范写以下几个字:股、脆:月字的指导,脆,右下不要写成“巳”。

    鹃:左下是竖。

    3.要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其中“然”字要注意不能少点,“塔”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答”

    4.学生练笔。

    5.展示交流。

    五、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同学们已经和生字做了朋友,那一定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引导学生练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师及时点拨。

    4.学生齐读课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