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地理

初三物理知识重点和笔记,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 地理
  • 2024-01-08

初三物理知识重点和笔记?1.内容:在真空中静止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他们的连线上。 2.公式: 3.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那么,初三物理知识重点和笔记?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三物理所有知识点归纳

初三物理知识点的总结篇1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v=s/t

③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九年级物理知识有哪些,考生要背下这些知识有什么方法?不知道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知识有哪些

1、做功的定义

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 W=F·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1 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 N·m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2、机械功原理

⑴使用机械只能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⑵机械功原理是机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机械中的体现。

3、功率

⑴功率概念: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⑵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初三人教版物理知识重点和笔记

为了方便初中生考试复习,下面是我整理的学霸物理笔记重要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初中物理学霸笔记分享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5.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1.013×105帕=76cm水银柱高。

6.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7.体积与压强: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初三物理课程自学网课免费

学好物理的前提是会掌握知识点,下面我就大家整理一下初三必背 物理重要知识点 整理 ,仅供参考。

质量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像与物等大

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

光的折射规律:

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面镜成像特点

①像与物等大

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

初三物理密度知识点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初三物理公式大全表

为了方便大家复习,这篇文章我给大家总结了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和公式,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吧。

重要定律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3.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4.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的总能量的改变只能等于传入或者传出该的能量的多少。总能量为的机械能、热能及除热能以外的任何内能形式的总和。

5.欧姆定律: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常用公式

(一)速度

(1)定义: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等于位移和发生此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公式:v=s/t (v是速度 s是路程 t是时间)

(二)重力

(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以上就是初三物理知识重点和笔记的全部内容,在初三物理教学过程中,每个学年度的第二个学期在完成新课程的教学后,初中物理的教学就进入了最后的中考总复习阶段。物理总复习是使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性、全面性的巩固及再认识、深化过程,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