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生物

高二生物知识点,高三生物知识点归纳

  • 生物
  • 2023-04-19
目录
  • 高二生物知识有哪些
  • 高二生物学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 新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二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
  • 不是学霸能选物化生吗

  • 高二生物知识有哪些

    知识掌握的巅峰,应该在一轮复习之后,也就是在你把所有知识重新捡起来之后。这样看来,应对高二这一变化的较优选择,是在高二还在学习新知识时,有意识地把高一内容从头捡起,自己规划进度,提前复习。

    高二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生态环境的特点:生态环境具有全球性,主要原因是因为物质循环的全球性。

    (1)温室效应

    ①温室气体:CO2、CH4、氮的氧化物等气体,其中CO2是主要气体,约占60%左右。

    ②原理:温室气体层可以让阳光、可见光透过,但对地球向宇宙释放的红外线起阻碍作用,并吸收转化为热量,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③主要煤、石油、泥炭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④主要危害: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干旱范围扩大。

    大力植树种草

    ⑤预防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洁净新能源

    (2)臭氧层破坏

    ①臭氧层作用:阻挡日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使生物能够成功,并在陆地上正常地存活下去。

    ②破坏原因: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

    ③机理: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枝橡放出氯,氯破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一个氯原子能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④危害: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3)酸雨

    ①形成原因:主要是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使雨水的pH<5.6。

    ②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森林火灾等。

    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熟率降低,影响光合作用效率

    ③危害鱼卵不能正常孵化

    危害建禅迹筑物及工业设备

    引起人的呼吸道疾病

    ④与硫循环的关系:SO2的来源及酸雨形成过程都是硫循环的组成部分,下图为硫循环过程:

    (4)水(海洋)污染

    ①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进入水体,海洋运输时石油泄露和倾倒污染物。

    ②表现:富营养化。

    ③结果:若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若表现在湖泊等淡水流域称水华,原理及过程如下:

    (5)土地荒漠化

    ①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破坏,有益动物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使草原植被退化,原始森林和三北防护林被破坏。

    ②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

    ③治理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6)水资源短缺。

    (7)生物多样性锐减

    原因: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②掠夺式开发和利用。③环境污染。④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高二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

    无机物

    1、无机化合物有 水 和 无机盐;有机化合物有 糖类 、脂质、蛋白质 和 核酸;

    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水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蛋白质。

    3、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分为 自由水和结合水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

    4、新陈代谢越旺盛,自由水 的含量会越高。

    5、自由水的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 ②运送贺搭并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调节体温④参与生化反应过程⑤为多细胞生物的绝大多数提供液体环境

    6、无机盐在细胞中多数以 离子 形式存在,少数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

    7、无机盐的作用:①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

    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血液中缺Ca会发生抽搐现象。

    ③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是构成叶绿素的组成成分,Fe是血红蛋白主要成分,Ca 是动物和人体骨骼及牙齿中的重要成分。

    高二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

    名词: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4、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5、关于呼吸作用的计算规律是:①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1:3②产生同样数量的ATP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为19:1。如果某生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两种呼吸都进行。6、产生ATP的生理过程例如:有氧呼吸、光反应、无氧呼吸(暗反应不能产生)。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叶绿体基粒(光反应)、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高二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2020高考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盘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构图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2020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高二生物学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篇一】高二年级生物必背知识点

    一、糖类化学通式:(CH2O)n(水解后的组成单位:葡萄糖(C6H12O6)

    1、作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

    2、分类

    A、单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睁闹核糖(5碳糖)

    B、双糖:(两份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C、多糖:淀粉(植物内糖的储存形式,人类糖的主要来源)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糖原(与血糖保持动态平衡)

    3、多糖+脂质=糖脂

    多糖+蛋白质=糖蛋白

    二、脂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1、脂肪:(贮能物质;减少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组成单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

    甘油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注:组成元素C、H、O

    2、磷脂:细胞膜、核膜等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

    轮纤空气-水界面为单层,两端为液体的呈双层

    注:组成元素C、H、O、N、P

    3、胆固醇:调解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

    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注:组成元素C、H、O

    【篇二】高二年级生物必背知识点

    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

    2、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种器官、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的NaCl。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发射弧,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9、兴奋的产生:静息时,由于钠钾泵主动运悉桐罩输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状态下,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此时为协助扩散,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10、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的

    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12、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3、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14、在一个中,本身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中非常普遍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5、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16、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17、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18、免疫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19、免疫的功能:防卫,清除和监控。

    20、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篇三】高二年级生物必背知识点

    1.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注意:凡是能直接与外界联通部分的液体,就不是体液。如: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胆汁、肠液)、泪液、汗液、尿液都不是体液。

    2.体液的组成:

    注意:上图箭头表示体液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并不是物质交换关系。另外,如需进一步学习组织水肿成因,只需回复红色关键字即可。

    3.内环境是细胞和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

    正因为细胞无论是向外界排出废物,还是从外界汲取养分,都需要进过内环境,所以内环境是细胞和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

    新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理科生来说,尤其如此。要学好高中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生物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名词:

    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作用: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如:肆姿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一个动物细胞可裂蔽绝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语句:

    1、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具有半透膜。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吸水的方式:①吸胀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没有形成大的液泡。b、原理:是指细胞在形成大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质中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够从外界大量地吸收水分。c、举例: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②渗透吸水:a、细胞结构特点:细胞质内有一个大液泡,细胞壁--全透性,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b、原理:内因: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小。外因(两侧具浓度差):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c、验证: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d、举例:成熟区的表皮细胞等。

    4、水分流动的趋势:水往高(溶液浓度高的地方)处走。水密度小,水势低(溶液浓度大);水密度大,水势并唯高(溶液浓度低)。

    5.水分进入根尖内部的途径:(1)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内部层层细胞→导管(2)成熟区表皮细胞→内部各层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导管

    6、水分的利用和散失:a、利用:1%~5%的水分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b、散失:95%~99%的水用于蒸腾作用。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意义是植物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7、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应该是一个渗透,是具有大型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成熟植物细胞)在处于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才会有的现象。(人体的细胞,它没有细胞壁,也就不会有质壁分离。玉米根尖细胞没有形成大型液泡,玉米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伸长区的细胞,形成层细胞和干种子细胞都无大型液泡,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水,不会发生质壁分离。洋葱表皮细胞和根毛细胞两种成熟的植物细。)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2

    种群和生物群落分析

    名词:

    1、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如: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就是一个种群)

    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3、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4、性别比例: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5、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6、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7、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群落的总和。

    8、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9、垂直结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就是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如森林群落、湖泊群落垂直结构。

    10、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段现象,就是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如:林地中的植物沿着水平方向分布成不同小群落的现象。

    语句:

    1、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

    2、种群密度的测定:对于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数量N=(标志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

    3种群密度的特点:①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②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4、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低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下降。;出生率与死亡率大体相等,则种群密度不会有大的变动。

    5、年龄组成的类型:(1)增长型:年轻的个体较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年轻的个体较少,而成体和年老的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6、性别比例有三种类型:(1)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如黑猩猩、猩猩等。(2)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羊等。有些野生动物在繁殖时期也是雌多于雄,如象海豹。(3)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白蚁等。

    7、种群数量的变化:①影响因素:a、自然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和传染病。B、人为因素:人类活动。②变化类型:增长、下降、稳定和波动。③两种增长曲线:a、“J”型增长特点: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条件:理想条件。b、“S”型增长特点:级种群密度增加→增长率下降→最大值(K)稳定;条件:自然条件(有限条件)。④研究意义:防治害虫,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8、预测未来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看年龄组成。而出生率和死亡率则显示近期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3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名词:

    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如:一个植物细胞就不是一团原生质。

    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3、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4、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5、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之分。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动、植物细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b、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中有乳糖。c、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淀粉和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和动物细胞中有糖元(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

    6、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7、脂类包括: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生物体内主要储存能量的物质,维持体温恒定。)b、类脂(构成细胞膜、线立体膜、叶绿体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c、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具有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的作用。)

    8、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9、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

    10、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11、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有几个氨基酸叫几肽。

    12、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13、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决定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14、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核酸最遗传信息的载体,核酸是一切生物体(包括病毒)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5、脱氧核糖核酸(DNA):它是核酸一类,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NA。

    16、核糖核酸:另一类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简称RNA。

    公式:

    1、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2、基因(或DNA)的碱基:信使RNA的碱基:氨基酸个数=6:3:1

    语句:

    1、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血液凝固时,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自由水/结合水的值越大,新陈代谢越活跃。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2、能源物质系列: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生物体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脂肪;动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糖元;植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淀粉;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生物体内的最终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3、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四种有机物共同的元素是C、H、O三种元素,蛋白质必须有N,核酸必须有N、P;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例:DNA、叶绿素、纤维素、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化学成分中共有的元素是C、H、O)。

    4、蛋白质的四大特点:①相对分子质量大;②分子结构复杂;③种类极其多样;④功能极为重要。

    5、蛋白质结构多样性:①氨基酸种数不同,②氨基酸数目不同,③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④肽链空间结构不同。

    6、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多样性,概括有: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

    质如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酶;③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不是蛋白质);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注意: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由核酸控制的。

    7、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一切细胞中(不是存在于一切生物中),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8、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4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共13种。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1.矿质元素吸收:交换吸附,主动运输(需能量),与呼吸作用参与。

    2.利用:

    ①多次利用:K离子,N、P、Mg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缺少多次利用元素时老组织受损)

    ②只利用一次:Ca、Fe、Mn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缺少时新组织受损)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9.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与记忆方法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重点知识总结

    ★高二生物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二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二本身的知识体系而言,它主要是对高一知识的深入和新知识模块的补充。下面是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二生物的知识点, 欢迎阅读,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高二生物的知识点1

    1、水生单细胞生物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从水中获得氧和养料,向水中排放代谢废物。如草履虫。

    2、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4、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5、血浆:指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谢废物。

    6、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成分与血浆相近。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8、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9、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等。

    10、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罩灶度。

    11、渗透压:

    ⑴、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⑵、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成正比迅州。

    ⑶、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⑸、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程度取决于肌体对水盐平衡的调节水平。

    ⑹、人的血浆渗透压约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12、正常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

    ⑴、血浆接近中性,PH在7.35——7.45之间

    ⑵、内环境PH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缓冲物质的存在。

    13、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

    应会知识点

    1、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液体。

    2、内环境PH值维持稳定的调节:

    ⑴、缓冲物质:指血液中含有的成对的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

    ⑵、作用原理:

    ①、若内环境酸性增强(中和酸性物质)时,如:

    C3H6O3+NaHCO3→H2CO3+NaC3H5O3

    └→CO2+H2O

    └→血液CO2→呼吸中枢兴奋增强→呼吸运动增强(呼出CO2)

    ②、若内环境碱性增强(中和碱性物质)时,如:Na2CO3+H2CO3→NaHCO3

    如果过多,则由肾脏排出多余的部分。

    ⑶、PH值稳定的意义:保证酶能正常发挥其活性,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顺利进行。

    高二生物的知识点2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物昌扮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正常机体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高二生物的知识点3

    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神经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在中枢神经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动物行为是在神经、内分泌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高二生物的知识点4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名词:

    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语句:

    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类型:

    (1)XY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

    (2)ZW型: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5、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高二生物的知识点5

    1.类脂与脂类

    脂类:包括脂肪、固醇和类脂,因此脂类概念范围大。

    类脂:脂类的一种,其概念的范围小。

    2.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一般动物所直接消化利用。

    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3.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C是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种元素,即C、H、O、N、P、S,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矿质元素:指除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它必需具备下列条件:第一,由于该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微量元素:指生物体需要量少(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Cu、B、Mo,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包括Cl、Ni。

    4.还原糖与非还原糖

    还原糖: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α-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共热时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

    非还原糖:如蔗糖内没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基团,因此叫作非还原糖。

    5.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斐林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还原糖存在的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5g/mL的CuSO4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B液滴入2mLA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原理是还原糖的基团—CHO与Cu(OH)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蛋白质存在的试剂。其包括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1g/mL的CuSO4溶液)。在使用时要分别加入。先加A液,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B液,这样蛋白质(实际上是指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与Cu2+反应生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

    二苯胺试剂:用于鉴定DNA的试剂,与DNA混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分钟,冷却后呈蓝色。

    6.血红蛋白与单细胞蛋白

    血红蛋白:含铁的复合蛋白的一种。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运输氧。

    单细胞蛋白: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们通过发酵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体,这种微生物菌体就叫作单细胞蛋白。

    7.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一般只能放大几十倍至几百倍。

    亚显微结构:能够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直径小于0.2μm的细微结构。

    8.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主要由蛋白质、脂类、核酸等物质构成。

    原生质层: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只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它与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相比,缺少了细胞液和细胞核两部分。

    9.赤道板与细胞板

    赤道板: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赤道的位置。

    细胞板: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的一层结构,随细胞分裂的进行,它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高二生物的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与记忆方法

    ★高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知识点归纳

    ★高二生物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不是学霸能选物化生吗

    【 #高二#导语】学习任何一门科目都离不开对知识点的总结,尤其是同学们在学习生物时,更要总结各个知识点,这样也方便同学们日后的复习。下面是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1.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一

    一、生长素的发现:

    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

    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

    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

    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二、生长素的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

    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作用:

    a、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

    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

    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3、特点具有两重性:

    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根〈芽〈茎)。

    2.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二

    1、群落中物种越多,丰富度越高。

    2、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冻原的丰富度很低。

    3、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4、寄生只对寄生者一方有利,对寄主有害。

    5、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旦分开,至少有一方不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6、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是因为与光的利用有关。

    7、动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与食物有关。

    8、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以及动物和人的影响有关。

    9、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0、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1、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誉此同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12、互利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即使分开,都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3.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三

    1、什么是生物群落?

    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什么是丰富度?

    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什么是种间关系?

    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互利共生、互利共栖、寄生、竞争、捕谨游食。

    4、什么是捕食?

    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5、什么是竞争?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互相争夺资源和空间的现象。

    6、什么是寄生?

    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维持生活。

    7、什么是互利共生?

    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存,彼此有利。

    8、什么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是指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9、什么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是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带现象。

    4.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四

    一、糖类化学通式:(CH2O)n(水解后的组成单位:葡萄糖(C6H12O6)

    1、作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

    2、分类

    A、单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5碳糖)

    B、双糖:(两份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C、多糖:淀粉(植物内糖的储存庆晌迅形式,人类糖的主要来源)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糖原(与血糖保持动态平衡)

    3、多糖+脂质=糖脂

    多糖+蛋白质=糖蛋白

    二、脂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1、脂肪:(贮能物质;减少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组成单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

    甘油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注:组成元素C、H、O

    2、磷脂:细胞膜、核膜等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

    空气-水界面为单层,两端为液体的呈双层

    注:组成元素C、H、O、N、P

    3、胆固醇:调解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

    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注:组成元素C、H、O

    5.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五

    一、生态和生物圈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例如: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冬天法国梧桐树落叶而松树不落叶,蛇和青蛙等动物会冬眠,燕子冬天南飞而春天北归等。

    水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比较明显,一切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水分的多少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例如: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还能调节气候;柳杉等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从而净化空气;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泄物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鼠对农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坏作用;藻类植物迅速大量繁殖会形成赤潮等。由此可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二、生物群落的构成

    生态总能量来源:

    生产者固定(同化)太阳能的总量

    生态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

    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

    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