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学什么,四年级下 数学 重点归纳

  • 数学
  • 2023-06-09
目录
  • 四年级下 数学 重点归纳
  • 四年级下册数学难点重点

  • 四年级下 数学 重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下册内容是如下:

    1、因数激裂山: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或用除法找。

    2、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自然数。

    3、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明中

    4、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8、9、10、12、14、15、16、18、20、22都是合数。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因数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源顷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例:12=2×2×3。

    四年级下册数学难点重点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奋。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数与代数

    一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意义:

    ①能用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或根据小数在图中图色。

    ②能正确读、写小数。

    ③能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别能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表示。并能让这些分数与小数互换。

    ④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的生活中的实物。

    ⑤能在数轴上表示某个小数。

    ⑥数位顺序及小数的组成。

    ⑦能把十进、百进、千进的计量单位用小数表示。

    ⑧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十分位...)

    二.小数的运算

    1.小数的加减法

    ①不进位、不退位。 1.2+3.4 6.6-1.3

    ②进一位、退一位。 20.6+3.7 19.1-2.7

    ③连续进位,连续退位。 12.75+2.25 71.13-16.55

    ④位数不同。 16.3+2.75 60-2.88

    2.小数的乘法

    ①一般情况。 2.8×1.1

    ②乘数中间有“0”。 1.06×3.3

    ③乘数末尾有“0”。 1.06×470

    ④积末尾有“0”。 8.5×0.88

    ⑤积与因数之间的关系。 0.49×0.9○0.49

    ⑥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⑦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1.3的大小的情况下,把它改写成两位小数)

    3.小数的除法

    ①除数是整数。

    ②除数是小数。

    ③商中间有“0”。

    ④商末尾有“0”。

    ⑥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0.49÷0.9○0.49

    ⑦循环小数。

    会判断循环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⑧余数问题。(把一段长3.6米的绳剪成长为0.6米的小段,最多可以剪几段,还剩几米?)

    ⑨近似数。四舍五入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如去尾、收尾法(进一法)。

    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有趣的算式

    探索与发现(-)(有趣的算式)

    知识点:

    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

    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数学 学习 方法技巧

    一:记笔记

    这方法其实很普遍也很简单,但恰恰是很多同学不容易做到的,记笔记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把老师的精华记录下来方便复习,二是练习学生的书写能力,三是可以让学生养成边听边写的学习能力,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二:错题本

    很多孩子都马虎,但有些马虎其实是同学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晰造成的,这类的题目一定要记录下来。还有的是出题者故意设计的陷阱,这也可以记录下来,定时复习,久了之后很多马虎自然而然地就避免了。

    三:学习小组

    定期地和小组成员分享好试题,好方法,好技巧,好经验,即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情感,又可以在交朋友的过程学习到新的东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协调能力。

    四:题目分类本

    和错题本一样,专门记录自己做过的试题,分类指的是将自己做过的试题分为几大类,一类是极其简单,自己一看就会的。一类是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找到突破口的,还有一类就是难度很大,需要综合运用很多知识并进行推理才能解答的,后两类都应该是我们的记录重点。在对试题分类的过程中同学自然地就增强了对试题的进一步理解。

    五:旧题新解

    不定时的翻翻原来做过的试题,但是重点是思考有没有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这样不断地增加思考有利于形成学生思考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多角度考察问题的思路,并随时利用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总结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

    猜你喜欢